市政府关于南京市秦淮区国土空间分区规划
(2021—2035年)的批复
宁政复〔2025〕27号
秦淮区人民政府:
你区《关于报请审批〈南京市秦淮区国土空间分区规划(2021—2035年)〉的请示》(秦政发〔2025〕3号)收悉。经研究,现批复如下:
一、原则同意《南京市秦淮区国土空间分区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是秦淮区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请认真组织实施。《规划》实施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省和南京市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统筹发展和安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深入实施国家和省重大发展战略,细化落实国务院批复的《南京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相关要求,着力将秦淮区建成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核心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中心区、南京都市产业创新高地、秦淮河畔人文宜居城区。
二、筑牢安全发展的空间基础。到2035年,秦淮区城镇开发边界扩展倍数控制在基于2020年城镇建设用地规模的1.0079倍。明确自然灾害风险重点防控区域,落实洪涝、地震等风险控制线,严格城市蓝线、绿线管控。
三、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加强生态空间的保护和管控,筑牢生态安全格局。加强区域统筹,完善城市功能结构和空间布局,加快推动南部新城高质量建设,做好与周边城区协同合作和功能联动。稳步推进城市更新,加大存量用地盘活力度,统筹推进闲置土地处置、低效用地再开发,引导地上地下空间复合利用,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四、提升城市空间品质。统筹布局教育、文化、体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设施,推进全龄友好的高品质社区生活圈建设。落实历史文化保护线管理要求,严格保护都城格局、历史城区、历史文化街区、文物保护单位、地下文物埋藏区等各类历史文化空间载体,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强秦淮河沿线、明城墙周边、老城南的景观风貌引导,控制好空间形态和传统风貌。
五、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完善各类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基础设施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强化与周边地区的交通联系,完善道路网系统,优化停车设施布局,推动各种交通方式相协调。健全公共安全和综合防灾体系,保障城市生命线稳定运行,提升城市安全韧性水平。
六、维护规划严肃性权威性。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多规合一”改革的决策部署,不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之外另设其他空间规划。严格执行规划,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随意修改、违规变更。做好规划印发和公开,强化社会监督。坚持一张蓝图干到底,切实提高规划、建设、治理水平。科学编制详细规划、相关专项规划,强化对专项规划的指导约束,确保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落地落实。规划实施中的重大事项要及时请示报告。
南京市人民政府
2025年3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