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25年市政府主要工作目标任务分解落实方案的通知(宁政发〔2025〕5号)

2025-02-28 15:07:53|图文来源:南京日报

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25年市政府

主要工作目标任务分解落实方案的通知

宁政发〔2025〕5号

各区人民政府、江北新区管委会,市府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

市第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政府工作报告》,确定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明确了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为切实抓好各项目标任务落实工作,现将《2025年市政府主要工作目标任务分解落实方案》印发给你们,请各责任单位加强组织领导,对照各自承担的任务,认真组织实施。

南京市人民政府

2025年1月24日

2025年市政府主要工作目标任务分解落实方案

一、多措并举提振内需拓展外需,全力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1﹒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正增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市发改委、市财政局主办,市农业农村局协办)

2﹒深入落实国家和省稳经济一揽子政策,进一步加强预期引导,滚动出台一批市级增量政策,进一步加强政策协同配合和预期引导,提高政策整体效能。(市发改委主办)

3﹒扎实抓好“两重”项目储备申报,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及早谋划“十五五”重大项目,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超长期特别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资金支持。(市发改委主办,市财政局、市商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生态环境局、市教育局、市卫健委、市民政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水务局、市文旅局、市数据局、市国动办、市应急管理局、市审计局、各区政府、各园区管委会协办)

4﹒有效落实稳楼市各项政策举措,大力推进房票安置,增加高品质“好房子”供给,充分释放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潜力。(市房产局、市建委、市规划资源局主办,南京安居集团、各区政府、江北新区管委会协办)

5﹒探索租购社会用房增加高校学生宿舍供给,促进商办用房去化和存量科研用地高效利用,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市房产局、市规划资源局、市教育局主办,市科技局、市政府国资委、市财政局、市建委、南京安居集团、东南集团、各区政府、江北新区管委会协办)

6﹒加快新街口、元通等商圈提质升级,推动金陵中环、华贸中心开业,启动德基三期建设。(市商务局主办,市建委、市规划资源局、秦淮区政府、玄武区政府、鼓楼区政府、建邺区政府、河西新城区管委会协办)

7﹒持续开展“四季有约”消费促进活动,支持更多老字号、国潮新品开拓国内外市场,推进商贸流通标准化试点。培育壮大首发经济,新引进首店300家以上。(市商务局主办,市文旅局、市市场监管局协办)

8﹒放大“夜泊金陵”“南京有戏”等品牌影响力,有效释放大型演唱会、音乐节等高水平演出综合效益,积极打造反映城市文化的新型演出空间和业态,加快建设“演艺之城”。(市文旅局主办,市文投集团协办)

9﹒促进服务消费扩容提质,推动餐饮住宿、养老托育、家政服务等多样化、品质化发展,培育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等新型消费业态,打造融合化服务消费场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左右。(市商务局主办,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数据局、市人社局、市民政局、市卫健委、市文旅局、市体育局、市妇联、南京安居集团、各区政府、江北新区管委会协办)

10﹒健全重大项目协同推进和制造业项目“5+1”工作机制,加快实施500个省市重大项目、284个工业“双百工程”项目、352个城建项目,全力扩大有效投资。鼓励和吸引民间资本参与重大工程项目建设,民间投资增速高于全社会投资增速。(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建委主办,各区政府、各园区管委会协办)

11﹒健全高水平良性招商引资新机制,发挥好“4+N”产业基金集群作用,用好“场景招商”“并购重组招商”等新模式,全力突破大体量制造业、标志性外资、总部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市投促局、市商务局、市发改委主办,市工信局、市科技局、市委金融办、市政府国资委、市审计局、市城建集团、南京紫投集团、各区政府、各园区管委会协办)

12﹒加快招商项目落地转化,全年推动300个招商项目开工建设,完成实际投资1600亿元。(市投促局主办,各区政府、各园区管委会协办)

13﹒优化信贷、出口信保服务,全力巩固传统市场,大力开拓“一带一路”等新兴市场。外贸进出口、实际利用外资稳中提质。(市商务局主办,市委金融办、各区政府、各园区管委会协办)

14﹒推动新开国际客货运航线和外贸集装箱航线,加快发展“中欧班列+”业务。(临空经济示范区管委会、市交通运输局、市商务局主办)

15﹒培育绿色贸易、数字贸易等新增长点,争创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示范区。加快跨境电商产业园、公共海外仓建设,做强南京跨境贸易综合服务平台,培育户外用品、电动工具等跨境电商产业带。(市商务局主办,市发改委、市数据局、金陵海关、各区政府、江北新区管委会协办)

二、聚焦聚力实施产业强市战略,加快构建更具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16﹒坚持以重大项目引领石化、钢铁产业焕新,开工建设扬子石化乙烯重构和芳烃提质项目,谋划实施梅钢新一轮转型升级项目,高标准建设江北新区杏湖产业园,做强特钢材料等先进制造业集群。(市工信局、江北新区管委会、雨花台区政府主办,市发改委、市应急管理局协办)

17﹒加快汽车、电子信息产业升级,壮大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积极培育第三代半导体、先进封测、硅基OLED、车载显示等新增长点。(市工信局主办,市发改委、相关区政府、江北新区管委会、国家级开发区管委会协办)

18﹒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汽车,深化“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市工信局主办,市建委、市公安局、市交通运输局、市规划资源局、市交通集团、相关区政府、江北新区管委会、国家级开发区管委会协办)

19﹒加快软件名城提质升级,积极培育新兴平台软件、工业软件、开源生态,大力发展软硬结合的信创产业,打造万亿级软件产业集群。(市工信局主办,软件谷管委会、市委机要保密局、江宁经开区管委会、相关区政府协办)

20﹒推动中国科学院工业人工智能研究院建设,积极发展垂直大模型产业,实施“人工智能+”行动,高水平建设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市科技局、市工信局、麒麟科创园管委会主办)

21﹒加快推进中国电科院南京科研基地、南瑞继保智能化电气装备等重大项目,打造5千亿级新型电力产业集群。(市工信局主办,江宁经开区管委会协办)

22﹒促进创新药械在宁产业化,积极抢占合成生物、基因与细胞等前沿赛道。(市科技局、市工信局主办,市卫健委、市市场监管局、江宁区政府、高淳区政府、江北新区管委会、南京经开区管委会、江宁经开区管委会协办)

23﹒加强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和飞行服务保障生态链建设,推进南京都市圈城市低空应用场景协同一体化。(市交通运输局主办,市发改委、市应急管理局、市公安局、市交通集团协办)

24﹒放大工业机器人优势,前瞻布局特种机器人、人形机器人等产业。(市工信局、市投促局主办,各区政府、各园区管委会协办)

25﹒积极发展商业航天、卫星互联网产业,构建“星、箭、网、端”全链生态。(市工信局主办,秦淮区政府、江宁区政府、六合区政府、江北新区管委会、江宁经开区管委会、软件谷管委会协办)

26﹒加快未来网络、虚拟现实等6个省级未来产业先行集聚发展试点主承载区建设,未来产业业务收入增长20%。(市工信局主办,雨花台区政府、栖霞区政府、江宁区政府、浦口区政府、江北新区管委会协办)

27﹒加快重要金融中心建设,引进落地一批持牌金融机构,建成投用金融城二期。用好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加快壮大耐心资本。(市委金融办主办,建邺区政府、江北新区管委会、南京紫投集团协办)

28﹒制定新一轮支持总部经济高质量发展举措,推动阿里巴巴江苏总部一期运营,积极培育新型消费、产业互联网等平台企业。(市发改委主办,市商务局、市工信局、市建委、相关区政府协办)

29﹒推进区域性航运物流中心建设,做强江海转运、多式联运和数字货运,完善下关航运物流服务集聚区功能,全市集装箱吞吐量超过400万标箱。(市交通运输局主办,鼓楼区政府、南京经开区管委会、南京海事局、南京港集团协办)

30﹒大力发展会展经济,办好中国质量(南京)大会、第113届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等重点展会。(市贸促会、市市场监管局主办)

31﹒深化“智改数转网联”行动,加速“5G+工业互联网”规模化应用,建成智能工厂110家,省级以上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突破40个,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达到75。(市工信局主办)

32﹒制定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布局,推动腾讯华东云计算基地、基础电信运营企业智算中心建设。(市数据局、市工信局、市发改委主办)

33﹒大力发展数据产业,推进数据资产登记和公共数据资源授权运营,加快建设江苏国际数据港。(市数据局主办,玄武区政府协办)

三、充分发挥教育科技人才优势,着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高地

34﹒支持在宁高校建设“双一流”和江苏高水平大学,推动市属高校建设省一流应用型本科高校,鼓励高校院所布局建设新质生产力急需学科专业。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争创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市教育局、市人社局主办,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协办)

35﹒推动基础教育扩优提质,促进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普及普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优化教育资源布局,深化紧密型集团化办学,启动实施普通高中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加快布局教育数字化创新赛道,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产业科技创新提供基础支撑。(市教育局主办,市委编办、市规划资源局、市人社局、市数据局、市残联、各区政府、江北新区管委会协办)

36﹒加强麒麟科技城、紫金山科技城建设,支持紫金山实验室承担更多重大科技任务,推进钟山实验室争创国家实验室基地,高质量推动全国重点实验室矩阵建设。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市科技局主办,市教育局、市工信局、市卫健委、市审计局、市农业农村局、玄武区政府、江宁经开区管委会、麒麟科创园管委会协办)

37﹒服务保障物理、应用数学、合成生物三大省基础科学中心发展,深化原子极限微制造、开源软件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培育。(市发改委、市科技局主办,浦口区政府、麒麟科创园管委会协办)

38﹒支持集成电路设计自动化等4家国家级创新中心开展技术攻关,力争新增1家国家级创新中心。(市科技局、市发改委、市工信局主办)

39﹒构建全链条转移转化平台体系,加快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南京生物医药创新转化研究院建设,滚动支持10家概念验证中心、20家中试平台、30家公共技术服务平台、40家高水平平台型新研机构。(市科技局、市教育局主办,各区政府、各园区管委会协办)

40﹒深化与省产研院合作,加强大学城、创新港、产业园联动。制定实施技术经理人队伍建设支持政策,全年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1100亿元。〔市科技局、市委组织部(人才办)主办,各区政府、各园区管委会协办〕

41﹒新增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200家,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2.3万家,高新技术企业达1.1万家。加强海外协同创新中心、离岸创新创业基地建设。(市工信局、市科技局主办,市外办、市科协、各区政府、江北新区管委会协办)

42﹒健全完善全域人才工作格局,深化校(院)地合作机制,全力推进高水平吸引和集聚人才平台建设。加大战略科技领军人才、海外高层次人才、青年科技人才等引进集聚力度,探索“有岗位、没单位”人才集聚方式,入选国家和省重点人才工程1000人以上。〔市委组织部(人才办)、市科技局主办,市工信局、市教育局、市科协、市外办协办〕

43﹒支持10个国家和省级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推动校企联合建设卓越工程师技术中心,加强卓越技师培育。高标准运营市人才集团,提升打造25个人才攻关联合体。〔市委组织部(人才办)、市教育局、东南集团主办,市科技局、市人社局、市政府国资委协办〕

44﹒健全院士专家联系服务机制,优化“紫金山英才卡”服务体系,办好“南京人才日”“留交会”等活动,加快营造一流人才发展环境。〔市委组织部(人才办)、市科技局、市人社局主办,市司法局、市外办、市科协协办〕

四、统筹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不断增创发展新优势

45﹒积极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大力推动数据、技术等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市发改委、市市场监管局主办,市科技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数据局、市委改革办协办)

46﹒深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加快市属国企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积极布局高端智造、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市政府国资委、市财政局、市委宣传部、江北新区管委会主办,市审计局、南京新工集团、市交通集团、南京安居集团协办)

47﹒认真落实即将出台的民营经济促进法,平等有效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合法权益,充分发挥民营企业转贷基金作用,拓展民营企业股权、债券融资渠道,有效破除市场准入、融资差别化对待等“隐性壁垒”。(市发改委主办,市工信局、市委金融办、市市场监管局、市公安局、市法院、市检察院、市工商联、南京仲裁办、南京紫投集团、相关审批部门协办)

48﹒深化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抓好科技人才评价、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试点。(市委金融办、市科技局、市人社局主办,市审计局协办)

49﹒更大力度推进存量资产盘活利用,实施低效用地再开发1.5万亩,推进30个REITs储备项目。(市发改委、市规划资源局、市政府国资委主办,市委金融办、市工信局、市建委、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协办)

50﹒持续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推动243项行政审批事项全程网办,优化升级20个政务港功能。(市数据局主办)

51﹒引导金融机构积极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投放,扩大无还本续贷政策覆盖面,有效发挥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作用。(市委金融办、市工信局、市发改委主办,人行江苏省分行营管部协办)

52﹒深化“宁工品推”“宁创”系列活动,新评定创新产品100项。积极打造全域场景创新之城,新发布场景1000个以上。(市工信局、市城建集团主办,各区政府、各园区管委会协办)

53﹒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完善涉企轻罚免罚清单,推行“综合查一次”联合检查。(市司法局主办,市数据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应急管理局、市公安局等行政执法部门协办)

54﹒健全防范化解拖欠企业账款长效机制。(市工信局主办,市审计局、各区政府、各园区管委会协办)

55﹒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商会服务企业、凝聚合力的重要作用。(市委社会工作部、市民政局、市工商联主办,市工信局、市商务局、市科技局、市投促局、市农业农村局协办)

56﹒提升市企业征信服务平台功能,推进国际商事仲裁、数字贸易调解中心建设。(南京紫投集团、南京仲裁办主办,市发改委、市委金融办、市数据局、市司法局、市财政局、人行江苏省分行营管部协办)

57﹒深化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在电信、医疗等领域落地一批外资项目。(市商务局主办,市卫健委、南京通管办协办)

58﹒推进经开区、高新区体制机制改革,扩大临空经济示范区、综合保税区辐射效应。(市商务局、市科技局、临空经济示范区管委会主办,南京经开区管委会、江宁经开区管委会、金陵海关、新生圩海关、禄口机场海关协办)

59﹒支持江苏中亚中心、长三角企业出海服务中心建设,加强跨境金融、涉外法律服务,助力企业高水平出海。(市商务局主办,市委金融办、市司法局、市公安局、市外办、南京仲裁办、玄武区政府、鼓楼区政府、建邺区政府协办)

60﹒加快“一带一路”交汇点重要枢纽城市建设,加强友城交往交流。深化宁新、宁港、宁澳合作,办好江苏•南京台湾周、两岸企业家紫金山峰会。(市发改委、市外办、市商务局、市委台办主办,建邺区政府、江北新区管委会协办)

61﹒推进长三角科创共同体、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宁杭生态经济带建设,编制南京都市圈国土空间规划和多层次轨道交通规划,落实宁镇扬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规划资源局主办)

62﹒做好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合作。(市发改委主办,市财政局、市供销社协办)

63﹒落实省委省政府支持江北新区高质量建设的意见,出台市级支持政策,更大力度向新区放权赋能。〔市发改委、江北新区管委会主办,市委组织部(人才办)、市委金融办、市委改革办、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司法局、市规划资源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应急管理局等相关部门协办〕

64﹒支持新区做强主导产业、推进研产贯通,高标准打造扬子江产业科技创新试验区。(市科技局、市工信局、江北新区管委会主办)

65﹒优化新区空间布局,高品质建设江北新主城。(江北新区管委会主办,市规划资源局协办)

66﹒发挥国家级新区和自贸试验区“双区”叠加优势,进一步深化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开放创新,在贸易便利化、跨境投融资、数据跨境流动等领域稳步提升制度型开放水平。(江北新区管委会、市商务局主办,市科技局、市卫健委、市医保局、市委金融办、市委改革办、市委机要保密局协办)

五、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切实提升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

67﹒推动市、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落地实施,完成国土空间近期规划编制,加强重点地段、公共空间城市设计。(市规划资源局主办,各区政府、江北新区管委会协办)

68﹒坚持产城融合发展,支持河西新城南部聚焦科创金融、人工智能等领域建设河西中央科创区,加快南部新城、红山新城等片区产业导入和功能配套。(建邺区政府、玄武区政府、河西新城区管委会、南部新城管委会主办,市发改委、市投促局、市委金融办、市工信局、市规划资源局协办)

69﹒做好“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促进发展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高效协同。(市发改委主办,市规划资源局、市政府研究室协办)

70﹒加快实施铁路南京北站枢纽、宁芜铁路扩能改造等工程,全面开工建设铁路上元门过江通道。(市交通运输局、江北新区管委会主办,市建委、市审计局、相关区政府协办)

71﹒有序推进禄口机场三期工程前期工作和土山机场迁建。(市交通运输局、江宁区政府主办,市规划资源局、市建委、市生态环境局、六合区政府、溧水区政府协办)

72﹒启动建设龙潭公铁水多式联运中心、龙潭港七期项目,改造提升西坝港区。(市交通运输局、江北新区管委会主办,南京经开区管委会、市交通集团、南京海事局协办)

73﹒加快宁滁高速、宁盐高速、501省道、惠民大道等高快速路网建设,建成新生圩长江大桥,完成建宁路长江隧道主体工程,做好锦文路过江通道前期工作。(市交通运输局、市建委、市公建中心主办,鼓楼区政府、浦口区政府、六合区政府、江北新区管委会、市城建集团协办)

74﹒进一步完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开通运营5号线、3号线三期、10号线二期,力争建成6号线、宁马城际。(南京地铁集团主办,市交通运输局、市建委、市审计局、南部新城管委会、相关区政府协办)

75﹒抢抓中央财政支持我市开展城市更新示范工作机遇,健全完善城市更新政策体系,探索建立“大片区统筹、区域性更新”机制,加大湖南路、南湖等片区更新力度,因地制宜促进城市空间焕发新活力。(市建委主办,市规划资源局、市房产局、市财政局、各区政府、江北新区管委会协办)

76﹒推进96万平方米城中村和198万平方米老旧小区改造,治理危房59栋。(市房产局、市建委主办,市财政局、市规划资源局、市城建集团、各区政府、江北新区管委会协办)

77﹒新改建供水管网75公里、燃气管道204公里,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达到89.5%。(市水务局、市建委主办,市水务集团、市城建集团、各区政府、江北新区管委会协办)

78﹒实施火车站以及重点景区、商圈周边区域整治提升和交通秩序优化,统筹做好背街小巷提升、楼宇清洗、城市亮化绿化美化等工作。(市建委、市城管局、市绿化园林局、市公安局主办,各区政府、江北新区管委会协办)

79﹒扩大垃圾分类优质小区覆盖面,构建建筑垃圾长效管理机制。(市城管局主办,各区政府、江北新区管委会协办)

80﹒实施安德门、月苑等一批停车场项目,进一步推进共享停车泊位开放,加快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充换电设施建设。(市城管局、市国动办、市交通运输局、市房产局、各区政府、江北新区管委会主办)

81﹒加强行业监管,提升小区物业服务水平。(市房产局主办,各区政府,江北新区管委会协办)

六、扎实做好“三农”工作,高水平建设都市现代农业强市

82﹒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耕地面积稳定在208万亩以上,粮食产量保持稳定。(市农业农村局、市规划资源局、市发改委、市供销社主办,市审计局、各涉农区政府、江北新区管委会协办)

83﹒推进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4万亩。(市农业农村局主办,各涉农区政府、江北新区管委会协办)

84﹒做优做强“食礼秦淮”“金陵味稻”“莱斯乡村”等品牌,畅通农产品流通渠道,提升“菜篮子”供给质量。(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市供销社主办,各涉农区政府、江北新区管委会、南京新农集团协办)

85﹒发挥国家农高区、农创中心辐射带动作用,大力发展数字农业、高效农业,农业特色产业一二三产融合总产值增长10%以上。(市农业农村局、市科技局主办,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审计局、浦口区政府、溧水区政府协办)

86﹒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整村建设50个具有金陵村韵的和美乡村,高标准打造3个省级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示范片区、23个省级绿美村庄,新改建农路80公里。(市农业农村局、市绿化园林局、市交通运输局主办,市供销社、市审计局、各涉农区政府、江北新区管委会协办)

87﹒加快数字乡村建设,创新乡村网格化治理体系,构筑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格局。(市委网信办、市委政法委主办,市农业农村局、各涉农区政府、江北新区管委会协办)

88﹒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健全承包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管理机制,推进二轮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全国试点工作,完成全国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规范化建设整市试点任务。(市农业农村局主办,各涉农区政府、江北新区管委会协办)

89﹒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加强青年大学生等“新农人”引进培育,带动更多农民增收致富。(市农业农村局、团市委、市供销社主办,各涉农区政府、江北新区管委会协办)

七、持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全面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90﹒推动中央、省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和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披露问题整改,完成第二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整改任务销号。(市生态环境局主办,市发改委、市水务局、市城管局、各区政府、江北新区管委会协办)

91﹒统筹源头管控、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污染系统治理,实施800个重点治气工程项目,持续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空气质量完成省定目标。(市生态环境局主办,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公安局、市建委、市交通运输局、市城管局、各区政府、江北新区管委会协办)

92﹒强化河湖长责任落实,深入实施水环境综合治理三年行动,争创美丽河湖试点城市,水环境质量完成省定目标。(市水务局、市生态环境局主办,市审计局、各区政府、江北新区管委会协办)

93﹒加强土壤污染防控,深化“无废城市”建设。(市生态环境局主办,市建委、市农业农村局、市规划资源局、市城管局、市供销社协办)

94﹒坚定不移抓好长江大保护,统筹实施污染治理“4+1”工程,开展通江支流水质稳定达标行动,持续抓好长江“十年禁渔”。(市发改委主办,市生态环境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水务局、市公安局、南京海事局协办)

95﹒新增造林300亩,修复废弃露天矿山1500亩。(市绿化园林局、市规划资源局主办)

96﹒推动新济洲、老山等5个“生态岛”试验区建设。(市生态环境局主办)

97﹒加快创建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国家“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市生态环境局主办,相关区政府协办)

98﹒落实碳达峰实施方案,积极稳妥推进工业、建筑、交通运输、能源等领域绿色低碳转型。(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建委、市交通运输局主办)

99﹒深化江宁经开区国家碳达峰试点园区建设,支持玄武区建设江苏绿色低碳服务业集聚区。(市发改委、江宁经开区管委会、玄武区政府主办)

100﹒加强绿色低碳先进技术推广应用,完善绿电绿证服务,推进公共机构绿色低碳引领行动。(市科技局、市发改委、市机关事务管理局主办)

八、有效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

101﹒完成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编制,加强老城整体保护,推动荷花塘、颐和路、百子亭、梅园新村等历史文化街区、风貌区保护复兴。(市委宣传部、市文旅局、市规划资源局主办,市建委、南京旅游集团、南京安居集团、相关区政府协办)

102﹒推进西五华里文化休闲街区、熙南里四期、科举博物馆二期等项目,加强西街遗址考古研究和保护,展现老城南“最南京”风貌。(市文旅局、南京旅游集团、秦淮区政府主办)

103﹒编制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系规划,推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做好中国明清城墙、海上丝绸之路江苏段、中国现代建筑先驱代表作申遗工作。(市委宣传部、市文旅局、市规划资源局主办,鼓楼区政府、中山陵园管理局协办)

104﹒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筹推进城市文明和文明乡风建设,改进创新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工作机制。(市委宣传部主办,市委社会工作部、市农业农村局协办)

105﹒实施文化惠民“百千万工程”,推动高品质文化供给直达基层。(市文旅局、市委宣传部、市文联主办,市科协协办)

106﹒加强长江文化、大运河文化价值挖掘,推进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南京段建设。放大“中国南京周”“长江文化南京论坛”品牌,制定实施新一轮“世界文学之都”建设规划纲要,深化与“全球学习型城市网络”“全球创意城市网络”交流合作。(市委宣传部、市发改委、市教育局、市文旅局主办,市社科联、市文投集团协办)

107﹒大力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推动创意设计、影视动漫、数字文娱等产业繁荣发展,推出更多特色优质文创产品。(市委宣传部、市文旅局主办,市文投集团协办)

108﹒推进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二期、紫金山天文台博物馆建设,促进博物馆服务提质增效,彰显“博物馆之城”独特魅力。(市文旅局主办,市文投集团、中山陵园管理局协办)

109﹒扩大秦淮灯会、南京艺术节、森林音乐会影响力,大力发展研学游、康养游、非遗游和乡村游。(市委宣传部、市文旅局、市文联、秦淮区政府主办,市教育局、市农业农村局、南京广电集团、各区政府、江北新区管委会协办)

110﹒推动钟山风景区创建世界级旅游景区,玄武湖景区创成国家5A级景区,支持中山植物园创建国家植物园。(市文旅局、市绿化园林局主办,市规划资源局、玄武区政府、中山陵园管理局、南京旅游集团协办)

111﹒优化入境通关体验,推动入境旅游和外籍人士居住便利化,打造重要国际旅游目的地。(市商务局、市文旅局主办,市外办、市公安局、金陵海关、新生圩海关、禄口机场海关、南京边检站、南京港边检站协办)

112﹒加强全国足球重点发展城市建设,打造首个专业足球场。(市体育局、南京体育产业集团主办,市发改委、市教育局、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市规划资源局、市政府国资委、各区政府、江北新区管委会协办)

113﹒办好2025世界田联室内锦标赛等一批重大赛事,做好全运会、省运会备战工作,健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市体育局主办,市发改委、市教育局、市绿化园林局、市建委、市规划资源局、各区政府、江北新区管委会协办)

九、不断增进民生福祉,坚决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114﹒加强对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残疾人等重点群体就业支持,全年城镇新增就业21万人。(市人社局主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市残联、市审计局协办)

115﹒降低职工医保单位缴费率,加强医保基金使用常态化监管,推动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发展。(市医保局主办,市卫健委协办)

116﹒有序推进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扩大企业年金制度覆盖面,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促进新就业形态人员参保。(市人社局主办,市交通运输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医保局、市税务局、市邮政管理局协办)

117﹒推进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麒麟院区、市儿童医院河西院区二期建设,开展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试点,提升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服务能力。(市卫健委、麒麟科创园管委会主办,建邺区政府协办)

118﹒支持国家、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和5所省高水平医院建设,加快打造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市卫健委主办,相关区政府协办)

119﹒推进“平急两用”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提升重大疫情防控能力。(市发改委、市卫健委主办,市商务局、市文旅局、市建委、市规划资源局协办)

120﹒完善生育支持政策,落实生育休假制度、保险制度,加强妇女权益保障,推进全国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国家儿童友好城市建设,鼓励幼儿园、产业园、社区等开办托班。(市卫健委、市人社局、市发改委主办,市民政局、市妇联、市教育局协办)

121﹒大力发展银发经济,推进养老服务网络建设,实施“宁享助餐”提升计划。(市民政局主办,市发改委、市委老干部局、市审计局协办)

122﹒持续深化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完善“宁青驿站”服务功能,优化青年人才住房租赁支持政策,大力吸引青年大学生留宁来宁发展。(团市委、市人社局、市房产局主办,市财政局、市政府国资委协办)

123﹒推动“仙林经验”扩面提质,实施“精网微格”提升工程。(市委政法委主办,市委社会工作部、各区政府、江北新区管委会协办)

124﹒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加快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市信访局、市委政法委、市公安局主办,各区政府、江北新区管委会协办)

125﹒全力支持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深入推动军民融合发展,扎实做好国防动员和双拥工作,满腔热情为军人军属排忧解难,不断巩固新时代军政军民团结。(市国动办、市发改委、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主办)

126﹒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提升民族宗教事务现代化治理能力,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市委宣传部、市委网信办、市民宗局、市公安局主办)

127﹒扎实开展化解矛盾风险维护社会稳定专项治理,有效防范和及时应对社会安全事件,全力守护校园安全,严厉打击违法犯罪,加快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南京。(市委政法委、市公安局主办,市信访局、市司法局、市教育局、市法院、市检察院协办)

128﹒完善政府债务管理制度,推进存量隐性债务置换和化解。(市财政局主办,各区政府、江北新区管委会协办)

129﹒扎实做好“保交房”工作,健全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支持建筑企业健康发展。(市房产局、市建委主办,市委金融办、市公安局、江北新区管委会、相关区政府协办)

130﹒稳妥处置涉众型金融风险,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市委金融办、市委政法委、市公安局、市委网信办主办)

131﹒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扎实推进安全和消防九个“一件事”全链条治理。(市应急管理局、市消防救援支队主办,市发改委、市教育局、市工信局、市公安局、市建委、市房产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文旅局、市卫健委、市市场监管局、南京海事局等单位协办)

132﹒建成城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平台,推动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一期运行。(市应急管理局、市建委主办,市数据局协办)

133﹒完成“安心用气工程”建设并持续巩固,建强街(镇)应急消防一体化工作站。(市建委、市应急管理局、市消防救援支队主办,各区政府、江北新区管委会协办)

134﹒加强食品药品监管,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市市场监管局、市农业农村局主办,市公安局协办)

135﹒健全防灾减灾体系,有效防范应对灾害性天气,扎实推进秦淮东河一期工程前期工作,强化水旱灾害防御,加快打造高水平韧性城市。(市应急管理局、市水务局主办,市气象局、市城建集团协办)

十、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136﹒自觉接受人大工作监督和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以及纪检监察、司法、社会和舆论监督,推动审计、财会和统计监督贯通协同,更高质量办好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市政府办公厅主办,市审计局、市财政局、市统计局协办)

137﹒加强低空经济等重点和新兴领域立法,加大普法宣传力度,推进政务公开和政务诚信建设。(市司法局主办,市政府办公厅、市发改委、市交通运输局、市数据局协办)

138﹒积极推动政府数字化转型,打造数字政府统一门户,提高“一网统管”重点场景实战化能力,健全“首席数据官”制度。(市数据局主办,市政府办公厅、市审计局协办)

139﹒落实挂钩联系重点项目和走访企业制度,完善“项目化实施+专班化推进”工作机制。(市发改委、市工信局主办,市科技局、市建委、市交通运输局、市卫健委、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市投促局、市文旅局、各区政府、各园区管委会协办)

140﹒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坚决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健全为基层减负长效机制。(市政府办公厅主办,各区政府、江北新区管委会协办)

141﹒坚持政府过紧日子,把更多财力用到促发展、惠民生上。抓好巡视、巡察、审计等发现问题整改,健全政府投资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市财政局、市政府办公厅、市发改委、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市审计局主办)

142﹒深化公共资源“一网交易”改革,着力防控行政审批、工程项目等领域廉政风险,以零容忍的态度惩治腐败。(市数据局主办)

143﹒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大力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传统,加强调查研究,持续提升“12345”“听语+”等平台效能,健全群众诉求闭环办理机制,务实高效为群众办实事、为企业解难题、为发展出实招。(市委研究室、市政府研究室、市数据局主办)

责任编辑:郑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