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报网讯(记者 顾小萍 张恺) 在南湖东河泵站前池与雷公桥之间的有限空间内,让直径2.2米的钢管在地下8米多深处“蜿蜒”;凤台路新建泵站完成地下工程建设后加紧推进泵站上部结构、建筑及电气设备安装……今年春节假期一结束,南京江心洲污水二通道建设工程便火力全开,目前全线多点正瞄准“年底全面收官”这一目标全力攻坚冲刺。
建邺区西城路与集庆门大街交叉口,是南湖东河雨水泵站所在位置。从集庆门大街一路前行至西城路的污水二通道管道需从该泵站前池底部穿越,“直径2.2米的管道穿越泵站前池段长度虽只有38.6米,但施工难度相当大,采取的是明挖法。”南京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工程项目管理中心副主任骆健介绍,去年10月,南京汛期一结束,这一关键节点的施工便立即启动。为不影响泵站正常使用,工程将前池一分为二,设置围堰,抽干围堰内的积水后再进行开挖,最大开挖深度达8.27米。而现状泵站与雷公桥桥梁之间最小间距只有6.05米,这使得过河段钢板桩距桥边最小距离只有1米,距现状泵站最小距离也只有1.25米,施工空间极为局促,每一步操作都如同在“螺蛳壳里做道场”。尽管困难重重,但施工团队还是努力推进,截至目前,管道穿越泵站前池段已完成25米多,剩余13米将在今年4月底前完成。
在凤台路新建泵站现场,数名工人也正在忙碌着。记者在现场看到,目前泵站地下工程已经完成,进入上部结构、建筑及电气设备安装阶段,“一通道输送污水以重力流为主、压力流为辅,即依靠污水管道的高差以及沿途设置的提升泵站,经数次提升,让污水从高往下一直奔流至江心洲污水处理厂;而二通道输送污水依靠的将是压力流,污水汇集至凤台路泵站后,由泵站内的6台泵机全力泵出,沿途不设任何提升泵站。”骆健告诉记者,为了提供足够的压力,6台泵机的扬程高度均达到34米,即能将地下34米深处的水泵至地面,每小时泵水量可达4167立方米。
从凤台路泵站出发,一路行进至江心洲污水处理厂,江心洲污水二通道需途经长虹路、集庆门大街、西城路、兴隆大街、梦都大街、扬子江大道等建邺区区域内的多条主要道路,每经一处都是困难重重。眼下,二通道途经长虹路、梦都大街(江东中路—乐山路)段等正在进行开挖施工前的精心准备。其中,双向共四车道的长虹路将进行全封闭施工,并于4月1日起开始围挡,此段工程须在今年秋季开学前全部完工。“根据梳理,长虹路道路下方各类来往管线多达79道,有限的时间内既要保证管线迁移的安全有序,还要保证施工不影响道路两侧建筑的安全,为此,支护钢板桩的施打不是震动式,而是采用静压式,即依靠重力将钢板桩置入地下。”骆健介绍。
据悉,江心洲污水二通道工程于2020年正式开工,共划分为四个大标段推进建设。目前,穿越夹江段、夹江至污水处理厂段已顺利建成,正在实施的工程主要集中在凤台路泵站至西城路段、兴隆大街至夹江段。根据统计,工程总体进度已超过80%。按照计划,工程将在今年底全面完工。骆健表示,二通道建成后,江心洲污水处理系统将形成高扬程和低扬程2套系统,互为备用。这不仅能减轻现状主通道的运行压力,提高现状主通道运行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提高江心洲污水收集系统的安全性;还将缓解江心洲污水收集系统(尤其是河西地区)高水位运行的现状,为管网排查整治创造有利条件。此外,现状主通道长期处于满负荷甚至超负荷运行状态,而二通道建成后,新增了40万立方米/天的输水能力,可为未来合流制溢流污染、初期雨水污染控制等预留转输空间,对改善城市水环境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