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检民警坚守口岸一线——
随到随检,离港验放“零延时”
□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朱静
通讯员 费伯俊 朱康
深冬的江边,江波浩渺间,寒风袭袭。1月25日16时许,长江南京段龙潭港区,南京港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执勤三队的葛岩霖等3名民警笔挺地站立在码头上,极目远眺江面。
“我们在等待巴拿马籍‘挪威进步’号外轮靠港。”葛岩霖告诉记者。顺着民警手指的方向,记者看到,江中心,数十艘来来往往的船舶中,一艘货轮正缓缓向码头靠来。
“身为‘国门卫士’,我们要对每一艘出入境船舶进行边防检查。”葛岩霖表示,为了尽快完成检查,缩短船舶作业前的等待时间,他们总是提前赶到码头,等待船舶到来。
葛岩霖介绍,南京港凭借江海河联通、公铁水联运的独特优势,年吞吐量超3亿吨。2024年,南京港两度刷新接靠船舶最大吃水历史纪录,最大船舶吃水达11.8米,标志着南京港正式迈入“大船深水”新时代。
“以往通关,船舶停靠码头后,船舶代理要先前往边检机关办理通关手续,手续完成后,船舶才能开始上下人员、装卸货物。”刚赶到码头的船舶代理成昌华告诉记者,为实现出入境(港)船舶高效通关,助力南京外向型经济发展,南京港出入境边防检查站积极创新,推行网上报检等举措,提前对船舶进行网上检查,极大缩短了船舶靠岸后的查验时间。
“要是等船舶靠岸后再核查船舶和船员信息,加上路途耗时,起码得一两个小时……”葛岩霖说。
话未说完,一声悠长的汽笛声打断了交谈,“挪威进步”号货轮在拖轮协助下,已缓缓靠近码头。很快,水手固定好缆绳、放下舷梯,货轮稳稳停靠。
民警和船舶代理迅速登轮,船上,20名外籍船员已经集合,准备接受边防检查。
查验船员护照证件、验证船员身份、办理船舶边防检查手续……民警们分工协作,短短十几分钟便顺利完成边防检查。“现在可以卸货了。”葛岩霖向船长宣布。
“这么快?”船长惊讶地说。
“没错。”葛岩霖在甲板上边巡查边介绍,此外,南京港出入境边防检查站还实行“一地办证、区域通用”、船舶在长三角内移泊免办入港边防检查手续、短时靠港船舶入境和出境手续一次办结、无纸化通关等举措,努力让船舶到港作业“零等待”、船舶离港验放“零延时”,让口岸群众办事“最多跑一次”,甚至“一次不用跑”。
记者了解到,2024年,南京港出入境边防检查站共检查出入境(港)国际航行船舶2525艘次,同比增长5.12%,为国际航行船舶和码头企业节省通关时间3200余小时。
江风刺骨,边检民警们的脸上却洋溢着温暖的笑容。
“我们实行‘7×24小时’随到随检,春节期间,大家依然会坚守岗位,这不仅是一份责任,更是一项神圣使命!”葛岩霖坚定地说。
【记者手记】
“7×24小时”坚守在岗
不远处的江面上,今年元旦通车的宁扬长江大桥宛如一条长虹横跨波涛。近处,五颜六色的集装箱层层堆叠,一台又一台大型起重机不停吊运着集装箱,一片繁忙。
港口是外贸经济的重要载体,是经济腾飞的关键枢纽,而坚守在口岸一线的边检民警,则是推动港口繁荣、护航经济发展的坚实力量。“国门卫士”们肩负着出入境船舶边防检查重任,他们用“7×24小时”的坚守,既维护开放口岸良好秩序,又全力服务地方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