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打工人注意!“鼠标手”“PTSD”已纳入职业病!

2024-12-21 12:49:39|图文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新华社、中国政府网、国家卫生健康委医院管理研究所、平顶山市新华区人民医院、杭州市职业病防治院

《职业病分类和目录》“上新”了!

12月1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人社部、国家疾控局和全国总工会联合组织对职业病的分类和目录进行了调整。其中腕管综合征(大家俗称“鼠标手”)入列引发关注。

腕管综合征,俗称“鼠标手”,已被正式列为职业病,这一调整由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疾控局和全国总工会联合组织进行,并将于2025年8月1日起实施。2013年12月23日原国家卫生计生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原安全监管总局、全国总工会联合印发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同时废止。

“腕管综合征”常见于中老年人,并且女性居多,好发于过度使用手腕、手指及腕关节反复屈伸的工作者。长时间使用鼠标的年轻人使手腕反复屈伸,从而引起酸胀、麻木感,故又名“鼠标手”。

什么是腕管综合征呢?

腕管综合征,是指正中神经在通过手腕时,在腕管受到卡压,引起神经损伤、水肿,进而导致手指麻木、无力、疼痛甚至手掌肌肉萎缩的疾病。

腕管综合征典型症状:

患者常会感到拇指、食指、中指指端麻木或疼痛,持物无力,症状以中指为甚,夜间或清晨症状比较明显。一些症状严重者,疼痛可达前臂、上臂甚至肩部。

初期:以间歇性手、腕部感觉异常和感觉迟钝为特征,且频率逐渐增加。深夜可因烧灼样剧烈疼痛而痛醒,伴麻木及针刺感,适当抖动手腕可减轻不适和恢复知觉。

中期:出现持续性手指疼痛、麻木,随后发生感觉减退,甚至丧失,精细动作的灵巧性下降,如捏硬币、扣纽扣等活动障碍。严重时麻木、疼痛症状会延伸至手肘或肩膀。

后期:可出现大鱼际部肌肉萎缩,肌力减退,伸展困难,最严重时可出现正中神经支配的区域感觉完全丧失,拇指对掌功能障碍。

腕管综合征在家自行检测方法

伸出手,按照下面的动作,可以帮助初步判断自己是否患上“腕管综合征”。

Tinel征:

在腕横韧带近侧缘处,用手指叩击正中神经,拇指、食指、中指会出现放射痛,提示有腕管综合征(见下图)。

Phaien征 

前臂上举、屈肘,手背相对,手腕屈曲90度,持续60秒。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外侧,会出现麻木、疼痛等异常感觉,提示有腕管综合征(见下图)。

出现上述症状应该到正规医院骨科就诊,医生一般可以根据患者病史、症状、体征即可确诊,但有可能进行相关检查;如:神经超声检查神经传导或者电生理检查核磁共振检查

4个小技巧 可有效缓解、预防“鼠标手”

如今,生活中越来越多人患有“鼠标手”,程序员、厨师、装配工、木工等腕部使用过多的人群尤其多发。

据介绍,该病症的主要表现是拇指、食指、中指指端麻木或疼痛。症状严重时,疼痛可达前臂、上臂甚至肩部,非常影响生活质量。

那么,生活中如何缓解和预防呢?曹建霞提出四点建议:

1.使用电脑时,避免手腕过度弯曲紧绷,要使我们的腕关节保持在零度,也就是处于自然平伸的状态,这样腕部感觉最舒适。

2.每隔半小时要离开电脑,适当放松一下手部,做做甩手动作。

3.进行握力训练。找一个筋膜球或瑜伽球,紧握30秒为一组,每天至少3组,可锻炼我们的手部肌肉。

4.握住手掌,向后扳一扳手腕,可以拉伸我们的肌腱和神经,从而起到放松作用。

医生还提醒,以上几点只能起到缓解和预防的作用,如果症状严重,应去医院及时就诊。

除了腕管综合征(俗称“鼠标手”)新列入《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外

还有职业性肌肉骨骼疾病和职业性精神和行为障碍这两个类目

职业性肌肉骨骼疾病

  • 新增病种:腕管综合征(限于长时间腕部重复作业或用力作业的制造业工人)。
  • 其他病种:滑囊炎(限于井下工人)。

职业性精神和行为障碍

  • 新增病种:创伤后应激障碍(限于参与突发事件处置的人民警察、医疗卫生人员、消防救援等应急救援人员

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是一种严重的心理障碍,由突发性灾难事件或自然灾害等强烈的精神应激引起,可引发患者的创伤再体验、警觉性增高以及回避或麻木等症状。参与突发事件处置的人民警察、医疗卫生人员、消防救援等应急救援人员容易受到这种疾病的困扰,出现画面不断闪回、警觉性增高、回避事件场所等情况,可能会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新版《目录》将PTSD纳入,关注应急救援人员的职业病防护问题,帮助应急救援人员获得更好保障。

通过这些调整,新版《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将更全面地保护劳动者的健康权益,提升职业健康保护水平,推动构建更加健康、安全的工作环境。

责任编辑:陈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