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开考。据教育部消息,本次研考初试时间为12月21日至22日,考试时长为6小时的考试科目在12月23日举行。
教育部数据显示,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为388万,相比去年下降50万人。
考研报名人数连续两年下降
2025年研考初试时间为2024年12月21日至22日,考试时长为6小时的考试科目在12月23日举行。
其中,12月21日上午8:30-11:30思想政治理论或管理类综合能力;12月21日下午14:00-17:00外国语;12月22日上午8:30-11:30业务课(一)或专业基础综合;12月22日下午14:00开始业务课(二);12月23日上午8:30-14:30业务课(二)。
据教育部统计,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为388万,这一数据引发关注。
教育部数据显示,2021年和2022年的考研报名人数分别为377万人和457万人,2023年增至474万人,创下历史新高。而2024年考研报名人数为438万人,较上一年减少36万人,今年则较去年下降50万人。
教育部公布涉研考违法有害信息
近日,教育部会同国家教育统一考试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有关成员单位,召开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安全工作视频会议,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面动员和部署做好考试安全工作。
为积极营造清朗健康的全国研考网络环境,根据国家教育统一考试工作部际联席会议部署,教育部会同中央网信办、公安部联合开展查处涉研考违法有害信息专项工作。
12月19日,教育部公布了已处置的涉研考违法有害信息,包括“免考入学获双证”、“考试包过”“内部指标(计划、名额)”、“保研(推免)政策大变化”三类有害信息,还公布了三个公安机关打击涉研考违法犯罪典型案例。
教育部提醒广大考生擦亮眼睛,从教育部门和招生单位的官方渠道获取研究生考试招生权威信息,切勿心存侥幸、投机取巧,切勿轻信“免考入学”“内部指标”等不实信息,勿入“助考”骗局,以免上当受骗。
12月20日,教育部提醒,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是法律规定国家考试,凡在考试中作弊的考生,其作弊事实将依法记入《国家教育考试考生诚信档案》,并通报其所在学校或单位。广大考生应知法守法,严格遵守考试考场规则,切实履行诚信考试义务,以诚取信,以信取胜,莫拿个人诚信当儿戏。
初试结束后需关注这些节点
根据教育部网站,初试之后,考生还需关注以下节点。
招生单位应当在规定时间内向考生公布成绩。考生若对评卷结果有异议,可以依程序申请成绩复查,具体的复查办法按照教育部相关考务文件执行。
招生单位复试工作一般应在录取当年4月底前完成。
教育部按照一区、二区制定并公布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即国家分数线)。招生单位须在国家分数线基础上,结合生源、招生计划、复试比例等情况,自主确定本单位考生初试成绩要求及其他学术要求。
招生单位在第一志愿合格生源不足时,可组织开展调剂工作。招生单位接受所有考生调剂申请均须通过教育部“全国硕士生招生复试调剂服务系统”进行,严禁通过其他渠道接受考生调剂申请。
招生单位要在本单位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按照教育部有关招生政策规定及属地省级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的管理和实施办法,根据本单位招生计划、复试录取办法以及考生初试和复试成绩、思想政治和品德情况、身心健康状况等择优确定拟录取名单。
纸顺笔利,皆有好运!“注意帖”必看
01
记好时间!提前到场
02
再检查一遍!
必备物品要带上
身份证:一定要确保身份证还在有效期内。
准考证:可以打印多份放在不同地方。
03
诚信考试!
凡在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中作弊的考生,其作弊事实将依法记入《国家教育考试考生诚信档案》,并通报其所在学校或单位。
广大考生应知法守法,严格遵守考试考场规则,切实履行诚信考试义务,以诚取信,以信取胜,莫拿个人诚信当儿戏。
遵守考试纪律,不携带手机等违禁物品进入考场,不心存侥幸替他人或者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考试,不参与涉考违法犯罪活动;服从监考人员管理,主动接受身份核验和考试违禁物品检查。
04
别听别信!
这些都是骗局
免考获双证?考试包过?内部指标?可在考前获取真题和答案?这些都是假的!
这两天,我国多地气温持续偏低
请各位考生注意保暖
注意饮食清淡
保证充足睡眠
保持良好心态
星光不负赶路人
祝大家一战成“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