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邢虹
如果将传世名画《清明上河图》在影视剧中复刻,会是什么样的场景?江苏重点电视剧《清明上河图密码》交出了高分答卷。
《清明上河图密码》在江苏省广播电视局备案立项,由苏州剧有想法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优酷、工夫影业共同出品,清图影业(昆山)有限公司备案并在昆山拍摄制作。该剧是中宣部、国家广电总局“与时代同行 与人民同心”电视剧展播活动重点剧目,列入2024年度江苏重大文艺题材创作资助项目和江苏省广播电视局精品扶持项目。
《清明上河图密码》改编自冶文彪同名系列小说,由杨帆执导,熊琛联合执导,张颂文、白百何领衔主演。剧集在央视八套和优酷开播以来好评如潮,正如原著作者冶文彪所评价的,“感谢诚意制作、创造性改编,带来诸多新鲜和惊喜。”近日,该剧主创团队接受记者专访,讲述创作背后的故事。
在江苏搭景复刻《清明上河图》
铺陈宋代市井画卷
现藏于故宫博物院的《清明上河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作为北宋画家张择端仅见的存世精品,此画以长卷形式,生动记录了北宋都城东京(又称汴京,今河南开封)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5米多长的画卷里,绘制了数量庞大的各色人物,牛、骡、驴等牲畜,车、轿、大小船只,以及房屋、桥梁、城楼等,这幅画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根据《清明上河图》里宋朝的真实样貌去复原,是我们创作的基本原则。”该剧导演杨帆说。
2023年,历时9个月,剧组在江苏周庄拍摄地的建设初见规模。每棵树、每座房都按照《清明上河图》原画进行复刻。主创团队参考了大量宋朝古画、砖雕及文献,实地走访并邀请诸多非遗传承人参与创作与表演,还原宋朝响堂唱菜、点茶文化、濮阳大弦戏及药发傀儡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现宋朝市井风貌,传递穿越千年的“烟火气”,让观众与宋文化产生共鸣。
“宋朝的审美是比较偏简约的,颜色也比较淡雅。《清明上河图密码》更贴近平常百姓的生活,要体现市井的烟火气,我们想通过大量真实的细节,展现出让人相信的场景。”该剧美术指导孙健介绍,剧组在一片空地上,按照比例把整个《清明上河图》重要的场面都用搭景的方式复原出来。“我们希望展现的场景是真实厚重的,让人觉得时间从这里流逝过。场景里肯定会有新旧的变化,时间给建筑带来变化,比如房屋年久失修,屋顶会变形,柱子时间久了,因为受力会有弯曲。这次搭景的时候把这些全都还原了,比搭一个全新的景要难很多。”另外,剧中关于市井风貌的氛围营造也十分精心,“宋朝的时候已经有牙刷和牙粉了,其他很多生活用品也几乎都是按照古法的记载一点点做出来的。”
首创家庭组团探案模式
小人物也有大情怀
复刻名画是剧集吸引观众的第一步,如何讲好故事,更是关键。
《清明上河图密码》讲述了赵不尤一家人屡破奇案,守护东京城百姓平安的传奇故事。“家庭探案小分队”里,赵不尤与温悦堪称“宋朝史密斯夫妇”,弟弟赵墨儿是“手工鬼才”,妹妹赵瓣儿是“仵作担当”……整部剧悬疑氛围与轻喜元素交织,引人入胜。该剧以小家为切口,展现宋朝生活画卷,用积极态度和正向价值观,刻画出一家人之间的守护和情感羁绊,体现了从古至今一脉相承的“修身齐家”的家国情怀,烟火气映照古今,引发观众共情共鸣。
“虽然跨越了千年,但你会发现生活的本质没变,悲欢离合没变,主角身上所代表的老百姓的乐观、坚韧的态度也没有变,这是我们中国人的精神内核。”该剧监制、总编剧汪启楠表示,“从微观的角度讲,每个人的生活是如此,从宏观的角度讲,我们的大历史,就是由这些小人物、小家庭组成的。”
《清明上河图密码》首创家庭组团探案模式,围绕“家庭”这一构造社会的基本单位,让一家五口在不同案件中各为“戏眼”,把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人物关系发展巧妙融于生活流和探案故事里,人物特色及高光时刻的立体度陆续展现,是一种戏剧性的群像设计。从《清明上河图》出发,从市井百姓视角出发,以小见大去讲宏大的历史主题。
“赵不尤一家几口风格迥异,但都有各自的人物弧光。一家人的成长,体现在从解决家庭内部矛盾,到最终共同抵御外界压力的转变过程中,既充分诠释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家国情怀,也揭示了家庭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的深刻内涵。”杨帆说。
江南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赵翌表示,《清明上河图》作为中国古代艺术的瑰宝,其背后的历史价值与文化意义不言而喻。《清明上河图密码》不仅将这幅名画作为视觉元素融入剧情,更深入挖掘了画作背后的社会背景、经济生态、民俗风情等,通过剧情的推进,让观众在享受悬疑探案的乐趣之余,也能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这种尝试,无疑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思路与可能。
算法工程师进驻剧组
虚拟拍摄技术展奇观
“漫天飘雪中的枯树林立”“落日余晖下的策马独行”……《清明上河图密码》作为国内应用最新虚拟拍摄技术制作的剧集,十足的科技感也成为该剧一大看点。
在第三集中,少年温悦坐在树下饥肠辘辘,远处漫天飘雪、枯木林立,一片萧瑟凄凉景象。不少观众发弹幕表示:“雪这么大,小演员真拼啊。”第五集片尾,温悦和赵不尤漫步湖边,落日余晖染红天际,让观众纷纷感叹“太美了,求取景地去打卡!”实际上,这些场景都是通过虚拟拍摄技术完成的,拍摄现场是周庄数字梦工厂的数字影棚,现场有一座高10米、弧长52米的巨型LED屏幕和一些屏前置景。
“完善影视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是长视频平台的责任与使命。”优酷相关负责人表示。据了解,该剧拍摄地点在周庄数字梦工厂,由当地政府携手阿里大文娱打造,搭建了146亩的宋朝建筑外景,是中国最大、最真实的宋朝实景基地。阿里大文娱自研发的虚拟拍摄技术,能实现实拍置景无法达到的奇观效果,同时,率先在《清明上河图密码》剧组设置算法工程师,将“技术服务艺术”落于实处。
“算法工程师能够根据美术部门的概念图,搭建出我们心里非常理想化的场景,呈现一些在实景里面无法实现的复杂的奇观。而且不同于绿幕抠图,能让大家看着不出戏,甚至觉得更美。”杨帆说,“在现场,我们想让太阳高一点、云流动速度更快一点,这些都可以实时调整。甚至风速,比如狗尾巴草被吹得更弯一些,算法工程师都可以配合剧组的实际需求进行实现。从体感到实际操作,都给予了很大的帮助。”
借助LED定制屏、数控灯光、虚实校准等软硬件能力,虚拟拍摄技术在《清明上河图密码》中数字化再现多个真实场景,甚至创造性地实现特殊场景,为观众带来视觉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