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路面,快速预警
南京道路全天候“智能卫士”要来了
“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近日,由南京市交通集团铁投公司所属南京交控积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参与完成的“空天地”一体化道路多模态AI感知监测与预警技术及应用,获得了2024年度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这种基于道路设施监测数据和交通运行动态感知数据的综合运用,投用后,将成为道路上全天候的“智能卫士”。
道路上的情况瞬息万变,而人力不可能24小时覆盖到每一个点位。尤其是当道路发生团雾、结冰、边坡隐患等情形,如果不能第一时间预警,就可能会对行驶车辆造成威胁。因此,该项技术解决的是如何进行智能感知和快速预警。
南京铁投公司所属南京交控积图相关负责人介绍,“空天地”一体化道路多模态AI感知监测与预警技术包括全天候、全态势、全要素的感知应用。全天候包括设计研发了一款多光谱雷视设备,结合独创的融合算法及跨模态算法模型,解决了夜间场景、恶劣天气场景、灾害小样本场景下的感知技术难题。全态势提出了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监测层面的融合方式,比如通过卫星搭载的 InSAR(合成孔径雷达)系统,对收集的雷达数据进行预处理。针对高风险重点区域,架设角反射器及利用北斗监测设备定期对目标区域进行采样。基于路侧多光谱雷视设备,全天候捕捉道路表面、边坡表面及近地表状况。
项目的开发,实现了InSAR、北斗卫星定位与双光谱相机、AI多模态大模型等技术的融合。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出现抛洒物品,或道路结冰等情况,系统在监测排查的同时可实时告警。而通过道路评估体系,可对即将发生的塌方、滑坡等事故分析预警,并智能识别已经发生的事故,予以报警。
“当系统感知监测到事故出现时,会通过路侧主动安全预警一体机,向过往车辆,以声光告警形式提醒。”该负责人表示,相关管理部门也会迅速收到预警信息,这样既可以有效降低事故风险,也为重大事故事件损失评估提供详细数据支撑。
据了解,该项目已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9项,研究成果在北京、广西、江苏等 20 余省份得到成功应用。
何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