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乒协、中国体操协会相继发声,对体育领域“饭圈”乱象表示强烈谴责。公安部门也重拳出击,依法打击整治相关违法犯罪行为。体育领域“饭圈”乱象非治不可,已经成为全社会共识。
巴黎奥运会期间,在一些项目的比赛中,公众已经见识到了“饭圈文化”的危害。部分粉丝表现出强烈排他性、情绪化表达和过度应援行为,将赛场上的对手甚至队友视作“偶像”的假想敌,恶意抹黑攻击。这不仅增加了运动员的心理压力,对其正常训练、比赛、生活造成干扰,更在无形中割裂了体育与大众之间的健康互动,对整个体育生态造成了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
体育领域“饭圈”乱象,脱胎于畸形的追星文化,要拔掉病根并不容易。唯有抓住“七寸”、重拳出击、快刀斩乱麻,才能遏制种种乱象,让歪风邪气远离赛场。有媒体调查指出,不理性的体坛追星族背后藏着一条灰色产业链,有门槛有分工,通过“代拍”、卖“周边”等形式牟利,并不断推动体育明星泛娱乐化,进一步绑架舆论、割裂共识、收割粉丝。抓住“七寸”,就是要精确打击那些带头胡作非为的“粉头”及其背后的操盘黑手,彻底斩断非法利益链条,把规矩立起来、把红线树起来,逐步压缩粉丝群体非理性追星空间。
公安机关近期依法治理“饭圈”违法犯罪行为,公布了一系列案例,多人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对不法分子形成有效震慑,也为后续治理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不过,要彻底根除“饭圈”乱象,还需公安机关与其他相关部门持续用力,深挖乱象根源,瓦解病态利益链上的每一个环节,确保不留死角、不留隐患。同时,作为信息传播的重要载体,互联网平台也应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例如加强相关内容的审核力度,取消诱导粉丝应援打榜的产品功能,严格把关评论、弹幕等互动环节,防止恶意攻击、造谣传谣等行为发生;对违规账号进行严厉处罚,包括阶段性禁言、永久封禁等,坚决不给“饭圈”行为提供传播渠道和谋取流量红利的路径。
从长远看,问题的根本是我们为什么要追星、如何追星?以正向价值破除“饭圈”乱象,才是治本之道。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强对公众特别是青少年的教育引导,普及体育精神、理性追星理念,提高大家对“饭圈文化”侵袭的认识和抵制能力;另一方面,要鼓励优秀运动员发挥榜样作用,通过正面言论和行动引导粉丝理性追星,拒绝参与或纵容“饭圈”行为。另外,各类媒体也应坚守职业道德,客观公正地报道体育赛事和运动员,避免炒作和渲染“饭圈”乱象,为公众营造健康的体育舆论环境。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打击体育领域“饭圈”乱象是一场持久战,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协同作战,还体育一片净土,让每一位运动员都能在公平、公正、健康的环境中追逐梦想,让体育精神的光芒照亮每一个热爱运动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