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酷暑下老人和慢性病患者怎样做好防护? 疾控专家给出健康防护指南

2024-08-04 09:33:08|图文来源:南京日报

□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王婕妤

通讯员 刘晨曦 实习生 郭圣盈

连续的高温酷暑,让老人面临挑战,身患高血压、糖尿病的慢性病患者面临更高的健康风险。高温会引发或加重哪些疾病?高危重点人群如何做好防护?市疾控中心慢非科专家给出健康防护指南。

在极端高温环境下,慢病患者的身体调节能力减弱,容易引发或加重多种疾病。“高温环境下,身体调节体温的功能受损,可能导致中暑,严重时会引发热射病。症状包括高热、意识混乱、昏迷,甚至危及生命。”专家提醒,“糖尿病患者在高温天气下,由于体温调节能力下降和脱水风险增加,容易导致血糖波动。血糖过高或过低可能引发急性并发症,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

高温还会加重心脏的负担,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特别是心脏病、心力衰竭等。血压波动、心率加快是常见现象,可能诱发心肌梗死或中风。”专家提醒,在高温环境中,出汗量增加,容易导致脱水及电解质失衡,如钠、钾等重要电解质的流失,“这些情况可能引发肌肉痉挛、意识模糊甚至心律失常。”

如何在高温天气下保护自己,减少高温对慢病患者健康的威胁?专家强调,一定要及时补充水分。“高温天气下,人体容易脱水,保持足够的水分摄入是防止脱水的关键。建议慢病患者随身携带水壶,避免饮用含糖或含酒精的饮料。同时,适量补充电解质,可以选择口服补液盐或含电解质的饮品。同时切记坚持规律服药,慢病患者应严格按照医嘱服药,特别是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定期监测血压和血糖,防止因高温引起波动。如有不适症状,立即咨询医生。”

此外,专家建议,要避免在高温时段外出,“如需外出,尽量选择清晨或傍晚温度较低时,避免阳光直射,并穿着轻便、透气的衣物。可选择早晨或傍晚进行适度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避免剧烈运动,以防中暑。均衡饮食也很重要,高温天气下,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多吃水果蔬菜,补充微量元素,减少高盐、高脂肪和油腻辛辣食物的摄入。”此外,家中还要储备防暑应急药物,常备藿香正气水、清凉油、风油精等防暑药物,出现不适症状时,及时使用并就医。

责任编辑:肖斐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