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儿童腺病毒感染高发,引起了家长们的广泛关注。腺病毒是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之一,特别是重症腺病毒肺炎,也是目前婴幼儿肺炎死亡和致残的罪魁祸首之一,所以了解其感染途径、症状及预防措施至关重要。
什么是腺病毒感染?
东部战区空军医院专家解释:腺病毒,即人腺病毒,是引起急性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具有较强的环境生存能力和传播能力。在人群密集、卫生条件差的环境中,人腺病毒可引起爆发。人腺病毒包括7个亚属至少116个型别,可引起多种疾病,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眼结膜炎、胃肠疾病等。其中与呼吸道相关的人腺病毒主要为B、C和E亚属,重症腺病毒肺炎以3、7型多见。
腺病毒感染的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有哪些?
腺病毒主要通过空气飞沫、密切接触传播,如咳嗽、打喷嚏或接触感染者的物品等,其潜伏期一般在3-8天之间。腺病毒患者及无症状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该病毒传染性较强,各年龄段人群均普遍易感,6个月到5岁婴幼儿较常见,其中6个月到2岁儿童尤为高发。
腺病毒感染的症状有哪些?
儿童腺病毒感染的症状多种多样,主要包括:
(1)呼吸道症状
•发热:多数孩子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常见表现为持续高热,体温多在39℃以上,退热后很快复升。
•咳嗽:患儿出现干咳或伴有痰液的咳嗽。
•流鼻涕:部分孩子会出现清鼻涕或黄绿色鼻涕。
•喉咙痛:咽部充血、疼痛,影响进食和说话。
(2)眼部症状:部分孩子可能出现结膜炎,表现为眼睛红肿、刺痛、分泌物增多。
(3)胃肠道症状:如:腹痛、腹泻、呕吐等急性胃肠外症状。
(4)其他:还可能出现头痛、乏力、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
腺病毒感染的实验室检查有哪些?
1、血常规+超敏C反应蛋白:多数患者白细胞计数降低或正常,合并细菌感染时明显升高。淋巴细胞比例及绝对值减少,减少程度与病情有一定相关性,多数患儿单核细胞比例升高。超敏C反应蛋白可正常或稍升高。
2、降钙素原(PCT):当患儿合并细菌感染时,PCT水平通常会升高,尤其是重症感染患儿,PCT可>0.5mg/ml。
3、腺病毒核酸检测:急性期患者炎狮子标本应有巢式定时定里PCR法,检测腺病毒特异性核酸阳性。
4、血清特异性抗体检测:急性期血清腺病毒特异性Ie抗体阳性;急性期与恢复期双份血清腺病毒特异性IgG抗体4倍以上增高。目前我院以此项检查为主。
感染腺病毒后怎么办?
儿童感染腺病毒后,若症状较轻,可居家休息,减少外出,前往公共场所时应佩戴口罩;咳嗽或打喷嚏时尽量用纸巾遮住口鼻;避免与他人共用杯子及餐具。若儿童症状加重,出现持续高热、心慌、气促等表现时,应及时带孩子去医院就诊,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
同时,家长还需做好以下工作:
•密切观察病情:关注孩子的体温、咳嗽等症状变化。
•保持孩子休息:让孩子充分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合理饮食:给予孩子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刺激性食物。
专家提醒,孩子若感染腺病毒,家长也不要过于紧张,免疫功能正常的儿童感染腺病毒后一般具有自限性,病程约5-7天,少数可达2周。大多数腺病毒感染者症状不严重,国内尚无针对腺病毒感染的特异性抗病毒药物,主要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仅少数重症病例需要住院治疗。
什么时候需医院就诊?
如何预防儿童腺病毒感染?
1. 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孩子的免疫力,增强抵抗力。
2.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教育孩子勤洗手、勤洗脸,避免接触感染者的物品。
3.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开窗通风,减少病毒在空气中的传播。对于幼托机构、学校等重点场所应加强晨午检、缺勤缺课等检查,尽早发现疫情,及时采取措施,减少暴发风险。
4. 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场所:减少与感染者的接触机会,降低感染风险。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王婕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