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3日~2024年6月9日
上周
为期三天的高考结束
南京
也迎来一场别样的“高”考
6月2日至4日,由中央宣传部部署开展的2024年“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江苏主题采访活动,走进南京江宁区、江北新区和浦口区。来自中央和省级媒体的记者们深入工厂车间、生产一线,触摸南京高质量发展的强劲脉搏,记录南京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实践、新成就、新亮点,展示南京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的担当作为。
在中央和省级媒体记者们的眼中,
南京是什么样?
最深刻的印象
至少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向“新”突破快马加鞭。
“一心一意做好一件事!我们的国家大科学装置——未来网络试验设施(CENI)从2018年开始建设,到去年底建立了覆盖全国的新型通信网络。”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江苏主题采访活动南京第一站来到江苏未来网络集团有限公司。CENI是我国通信与信息领域的首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也是江苏首个、南京唯一的国家大科学装置,今年将完成全面验收,为做大做强做优数字经济提供支撑。
主题采访活动期间,中国妇女报江苏站站长茹希佳用一篇篇新闻作品记录着她眼中的南京,“近年来,南京因地制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持续开展核心技术攻关,承接国家重大战略和重点工程项目,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同时,南京还超前布局未来产业,未来已来,未来可期!”
二是创新引领产业发展。
走进国家电网南瑞集团下属企业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展厅,“全国首台”“世界首个”“国内首套”是最高频出现的字眼。光明日报记者刘习感慨:“这里的一个个‘首创’‘首部’‘首台’见证着我国科技的发展,让我们感受到南瑞集团服务国家战略的坚实力量。”
“创新是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灵魂。在先声药业,我听说这家公司每年研发费用占公司收入比例超过很多国际知名企业,让我非常惊讶,从中我们也看到了南京生物医药企业坚持创新、敢于投入的勇气和决心。”科技日报记者张晔说。
作为南京重点打造的优势产业和重点布局的新兴产业,智能电网、生物医药和航空航天产业等都已形成集群发展态势。
新质生产力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高质量的产业也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了重要载体。
在某种程度上说,中央和省级媒体记者们眼中的南京,就是南京高质量发展的“新”答卷。
成绩来之不易,
“答卷”里浸透着拼搏和汗水。
在今年“新春第一会”上,南京就鲜明提出,以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创新,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让新质生产力成为南京高质量发展最鲜明的标识。
上周一,中共南京市委十五届八次全会召开,审议通过《中共南京市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服务支撑全省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重要阵地的决定》。
市委全会进一步明确了南京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六项重点任务:构建贯通式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塑造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引擎;加快建设产业强市,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大力推动绿色低碳转型,探索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路径;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增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活力;深度融入国家发展战略,构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格局;坚守安全稳定底线,筑牢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保障。
上周,也是市委全会之后各板块各部门狠抓贯彻落实的第一周。
江宁区确定“一带三轴五片区多节点”的产业空间格局,聚焦“5+4+5”创新型产业集群,大力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勇当发展新质生产力先行区。
市委人才办与市委金融办共同主办的“金才相遇·智汇金陵”2024年南京市高层次人才企业投融资对接会,4家科创企业获银行授信980万元。
市科技局开展“2024南京大学生毕业嘉年华”活动之“打卡宁企 链上金陵”看南京城市打卡活动,吸引更多大学生扎根南京,与南京共成长。
市交通运输局在与空中交通管理机构协调基础上,新划设了2条航线、2处空域,全市空域面积新增至约730平方公里。
南京税务部门紧跟低空经济发展步伐,落实落细相关税费优惠政策,持续优化服务举措,以税惠赋能,助力低空经济迎风起飞。
紧扣服务支撑全省
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
坚定信心、鼓足干劲、勇挑大梁
扎扎实实、踏踏实实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南京新实践
南京高质量发展的故事
正在不断被讲述
……
内容来源: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邹伟 祝东秀
图片来源: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孙中元 吴春霞 通讯员 宁交宣、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