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陆庆良:甘当革命的“酵母菌”

2024-04-23 07:35:51|图文来源:南京日报

“一群酵母菌在面粉里面发酵,从面团咕噜咕噜地鼓起来,到最后面粉做成白馒头,虽然你看不到这个酵母菌,但它却发挥了巨大作用。”

曾在金陵大学地下党支部担任负责人的陆庆良,回顾他从事党的地下工作经历时直言,“酵母菌”这个比喻让他感触良多。

1950年6月,中共金大支部党员在金陵大学(现南京大学)北大楼前合影,陆庆良(中排左三)。市委党史办供图1950年6月,中共金大支部党员在金陵大学(现南京大学)北大楼前合影,陆庆良(中排左三)。市委党史办供图

终身难忘的入党谈话

1946年7月,陆庆良由毕镜澄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前的一天,陆庆良迎来了终身难忘的入党谈话。也是在这次谈话中,他第一次听到了“酵母菌”一词。

中共南京市委学生工作委员会(下称市委学委)委员盛天任以教师的身份到陆庆良家中给他作入党谈话。盛天任说:“以后要靠你自己去活动,要发动群众,大家一起来团结群众。党员要像酵母菌一样发挥作用,平时不能出头露面,而是要和群众打成一片。”

“这次入党谈话,对我来讲是终身受益、难以忘怀的……”陆庆良说。

积极开展团契工作

入党以后,陆庆良积极在钟英中学开展工作,不久后到基督教青年会少年部报名参加了查经班。

当时的查经班老师是基督教青年会少年部干事钱大卫,是上海圣约翰大学学生会主席,由上海地下党组织派到南京基督教青年会开展革命工作。

1947年春,南京基督教青年会张贴布告,欢迎学生参加基督教少年团契。在青年会,可以学英语、温习功课、进行体育活动,不少学生踊跃参加。陆庆良也在同学邀请下加入。

经陆庆良汇报,市委学委敏锐地发现,可以利用这样的组织搞红色活动。此前,南京的中学生党员大多数在各自的学校或班级里开展活动,团契可以跨班、跨校活动,有利于地下工作局面的打开。

陆庆良所在的钟英中学党支部率先发动成立一批团契,随后各中学团契也纷纷成立。市委学委因势利导,基督教青年会少年部团契联合会成立,实际上起到了秘密的中学生联合会作用,成为党联系和教育中学生群众的重要组织。

临危受命担任金陵大学党支部书记

1948年9月,根据党组织安排,陆庆良考入金陵大学。应上级要求,陆庆良的组织关系并没有转到金陵大学,而是继续留在中学委,以便联络中学党员。

有一天,时任市委学委副书记的盛天任给陆庆良布置了一个紧急任务。

盛天任拿出一份朱雀路明星大戏院的电影说明书说:“这里面有金陵大学一部分上了‘黑名单’的学生,大概有六七个,你要通知他们赶快撤退。”名字在《出水芙蓉》电影说明书的几个字的旁边,利用说明书上面的同音字,用铅笔做上记号,要求陆庆良记下来,并务必想方设法通知到这些同学。

这份名单里有一个姓朱的同学,和陆庆良同在一个宿舍楼,陆庆良便守着等他回来。看见他进门了,就找一张纸,用左手拿铅笔歪歪斜斜地写上“危险快走!!!”揉成纸团,悄悄从门上的气窗投进去。朱同学看到纸条后马上就走掉了。当天夜里12时,一些警察、便衣还有穿着军装的宪兵就来到宿舍楼挨个检查询问。

1948年11月,在国民党组织的大逮捕中,为保证党员安全,金陵大学党员全部撤离。不久,上级派市委学委干部陆庆良担任金陵大学党支部书记,重建党支部。

此后,党支部通过各种形式宣传党的政策和革命形势,广泛团结和发动群众,掌握了学生会的领导权,又与教授会、助教会、职工会取得联系,争取他们对学生运动的支持,在反迁校、成立应变会、护校迎解放等方面都干得有声有色。至南京解放前夕,金陵大学党支部已有党员30人,1949年3月,还秘密成立了新民主主义青年团。

迎接南京解放圆满完成任务

解放前夕,陆庆良收到中共南京市委的指示:做好一切迎接解放的工作,特别要争取教师、校长、职员,不单是学生。

时任金陵大学校长的陈裕光是化学家,南京解放以后,曾任华东军政委员会参事。金陵大学党支部了解到王绶教授跟陈裕光是好朋友,而王绶的女儿是地下青年团员,决定派她去做陈裕光的工作。

金陵大学在南京解放的前三天召开了一个全校人员大会,陈裕光在王绶女儿的搀扶下走上台讲话:“同学们!大家不要惊慌,你们尽管放心,我跟你们在一起,我不走,我跟你们在一起!”以此稳定了全校学生、教职员工的情绪。同时,为了安全起见,陈裕光让同学们住到学校里来,晚上组织学生、工友、职员巡逻值班,防止破坏。

4月23日半夜,学生会派学生出去侦察,侦察的学生回来说解放军已经进城了。金陵大学党支部立即组织同学赶去欢迎解放军,分两路出发,一队到珠江路,一队到鼓楼,一路上看到人就进行宣传。出墙报、写大字报,有一部分人等不及了,就在珠江路口的地上用粉笔写上“欢迎解放军”五个大字。

人物小传

陆庆良,1930年生,男,曾用名司马正午,江苏吴县人。

1946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8年初,应党组织要求担任中学学委联络员。11月下旬,中共金陵大学支部因一名地下党员遭到国民党军警逮捕而被撤。12月,组织关系被转入大学学委,负责重建金大党支部并担任支部书记。

南京解放前夕,先后组织支部成员协助引导同学开展“反对假和平、要求真和平”的示威游行,团结争取校内师生和职工,开展护校迎解放斗争等。

南京解放后,历任中共南京市委学区党委金大支部专职书记,市委农工部合作处副处长,市农业专科学校党委委员、教务处长,市农村工作办公室经营管理处处长,中共南京市委党史办公室副主任、市委党史资料征集编研委员会副主任兼办公室主任等职。 

1993年离休。

参考资料

市委党史办、市档案馆编:《战斗在敌人的心脏——解放战争时期南京户籍档案整理研究(一)》,中共党史出版社、南京出版社,2023年;

市委党史办编:《甘于奉献 初心永恒:南京解放亲历者口述史》,中共党史出版社,2019年;

市委党史办编:《在历史的洪流中:革命者口述历史续》,中共党史出版社,2016年;

市委党史办编:《南京人民革命史》,南京出版社,2005年;

陈士榘:《红日照钟山——忆八兵团渡江作战解放南京》,《南京党史》第33—34辑,1991年。

□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邹伟 祝东秀 通讯员 马运永 焦惠敏

作者:邹伟 祝东秀 马运永 焦惠敏 责任编辑:朱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