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学思想·书记谈丨让医院更有温度 让患者更有“医”靠

2023-11-18 08:13:51|图文来源:南京日报

南京市浦口人民医院党委书记 张文静

老百姓吃穿不愁后,最关心的就是看病就医。从“病有所医”到“病有良医”,群众对基本医疗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多元化、专业化。为更好满足群众健康需求,我们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和医院高质量发展相融合,在“学思用贯通”中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认识有高度,行动才会有力度。开展主题教育强调“五个更加注重”,第一位就是“更加注重理论武装”。为此,我们坚持把“学思想”贯穿始终,狠抓“三会一课”“第一议题”等制度落实,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以及关于卫生健康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针对临床、医技等支部党员集中学习难的问题,提出把“支部建在科室”上,利用早中晚时间线上线下组织党员抓实学习。组织党员到南京医用耗材国际博览馆现场研学,通过医疗卫生领域“串案”“窝案”“集团坍塌式腐败”案例,深刻警示要永葆清廉本色。

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是评判主题教育成效的根本标准。对患者而言,不在意我们学了什么,更在意我们医疗服务跟不跟得上。以主题教育为契机,我们瞄准群众“看病难、看病烦、看病贵”等急难愁盼,开展“假如我是一名患者”体验式调研,全面梳理挂号难、排队长、手续多、药品贵、住院贵等具体问题,形成17条问题清单。找准问题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把这些难事、烦心事一件件办好。为减轻小朋友就诊时的紧张心理,我们改造儿科诊疗区域,增加玩具、装饰画等;一些老弱病残患者来院就医时存在诸多不便,我们建好用好“霞姐工作站”,主动指导挂号、陪同检查、做好医保报销问题解答等,受到患者好评;对疑难杂症患者,成立MDT多学科诊疗中心,变“病人围着医生转”为“病人不动医生动”,免去患者来回奔波的痛苦。此外,开设无假日门诊、“互联网医院”,推出床边超声、床边心电图检查等一系列便民利民举措。我们还计划组织党员医护人员下沉到社区开展结对共建“医网融合”活动,将医学知识、科普教育送到社区老百姓身边。同时,紧盯问题清单中还没有整改到位的问题,深化开展“建言献策”活动,健全完善患者沟通和出院回访制度、满意度调查奖惩制度等,持续细化完善服务举措,努力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健康服务。

当下问题要解决,长远发展也要谋划。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深化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改革”。我们正聚焦影响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问题,在医疗、医药、医技等方面,系统谋划内涵式高质量发展。院党委结合调研情况,从需求出发提出“医联共建 造福百姓”发展策略,与长三角地区知名医院建立“疾病诊疗中心”“名医工作室”,努力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医疗资源。推出“树人计划”,精心培育医生成长,通过高级专家经验技术传帮带,打造本土化高水平团队。完善“互联网医院”建设,提供高效便捷的线上问诊咨询服务。与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建“医共体”,以支部为单位与各社区建立覆盖全区的健康大网,“邻”距离为社区老百姓开展健康筛查、现场问诊、急救培训。通过开展主题教育,我们进一步坚定了为民服务的“初心”,增强了干事创业的“信心”。我们将持续优化就医流程,着力提升诊疗技术和服务质量,努力办好有温度有品质的医院,让患者有家门口的“医”靠。

作者:张文静 责任编辑:顾敏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