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22年前玄武女尸案告破,警方发布侦破过程

2023-10-26 07:52:32|图文来源:南京日报

22年前玄武女尸案告破,警方发布侦破过程

南京现行命案已连续10年保持全破

□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朱静 

通讯员 宁宫新 孙锋 王朋

随着一声清脆的“咔嚓”声,监狱的大门缓缓打开,狱警押解着一名服刑犯从门内走出,这名服刑犯正是22年前我市一起命案的犯罪嫌疑人。犯罪嫌疑人邓某某原本以为再熬几年,就能重获自由,22年前犯下的命案可以彻底逃脱。他没想到,南京警方矢志追凶,这次他再也难逃法网。

10月25日,记者从市公安局了解到,近年来,南京警方始终践行“命案必破”郑重承诺,集中优势、倾注资源,持续向疑难命案积案发起攻坚,今年已侦破本地命案积案5起,攻坚成效全省领先。

截至目前,南京市现行命案已连续10年保持全破。

22年前突发疑难命案,刑警盯案不放接续攻坚

时间回溯到2001年9月22日,南京警方接到报警称:在玄武区一湖内浮出一编织袋,袋内发现一具高度腐败的女尸。警方经勘验确认系一起杀人案件。案发后,市公安局刑警支队立即会同玄武公安分局成立专案组,全力开展侦查工作。

现场未发现任何能反映死者身份信息的物品。为尽快查明死者身份,当年专案组发动全市警力,广泛走访、查找尸源,但获取的有价值线索不多,侦破工作一度陷入僵局。

南京警方始终以“命案必破”的情怀与追求,全力组织侦破,切实做到案件不破、工作不停。省公安厅刑警总队也多次派技术专家组织专案会诊研究,并指导技术攻关。多年来,南京警方围绕此案持续运用新技术、新手段拓展检验比对条件,先后多次组织警力分赴各地开展筛查比对。同时,组织曾经参与侦办该案的民警重新回溯当时侦查经过,梳理了解现场走访排查情况及当年尸源查找情况。此外,办案民警持续创新工作思路,另辟蹊径查找被害人身份,先后多次赴中央电视台《等着我》栏目组,调取失踪人员数据数万条,逐一开展数据分析甄别。

多年来,虽然调查工作一直未能取得突破性进展,但是锲而不舍开展工作,以尽快突破案件,维护法律尊严,彰显社会正义,为被害人申冤,始终是南京公安机关上下共同的心愿和孜孜追求的目标。

技术比对立新功,案件谜团终被揭开

功夫不负有心人。2023年9月22日,22年后的同一天,案情终于迎来突破性转机。市公安局刑警支队刑事科学技术研究所团队运用最新技术手段,成功发现受害人身份线索。

9月23日,刑警支队会同玄武分局迅速调集侦查、技术专业力量立足该线索,并结合情报研判、调档查询、排查走访等工作。通过多方调查,缜密分析,最终确认受害人身份为许某。

民警立即围绕许某开展调查,通过走访许某亲属朋友,并查找其当年遗留物品,结合分析研判,专案组迅速锁定许某重要关系人、因其他违法犯罪正在监狱服刑的邓某某。

9月29日下午,全副武装的办案民警驱车前往邓某某服刑的监狱,在宣读了相关法律手续后,将邓某某押上警车,押回公安机关再度开展审查。在大量证据面前,邓某某彻底交代了因矛盾纠纷而杀人的犯罪事实。

至此,经过22年的不懈努力,南京警方在2023年9月30日“夏季治安打击整治行动”收官之日,成功为这起命案画上圆满的句号。

紧盯不放锲而不舍,接连破获疑难复杂命案积案

这起22年前命案积案的成功突破,是今年南京警方命案积案攻坚的一个缩影。此前,南京警方通过运用新技术新手段,已连续攻坚突破4起疑难复杂命案积案。

1997年10月8日,栖霞区发生一起杀人案,市民朱某一家三口在家中被人杀害。通过工作,警方分析这是一起有预谋的抢劫杀人案。当年,南京警方循线追踪,调集刑侦力量全面摸排,但受限于当时刑事技术条件,案件一直未能取得突破性进展。26年来,警方一直没有放弃过对真相的追寻,直到今年1月17日,市公安局刑事科学技术研究所利用现代最新科技成果,精准锁定犯罪嫌疑人谢某和董某。2月7日,南京警方将犯罪嫌疑人抓获归案,成功突破这起26年前的特大疑难命案积案,打响2023年南京公安命案积案攻坚的第一枪。

随后,南京警方再接再厉、乘胜追击,又陆续破获秦淮“1989.12.25”入室抢劫杀人案、高淳“2000.4.26”投毒杀人案以及鼓楼“2007.1.17”抢劫杀人案等3起重大命案积案。

近4年来,南京警方全力推进专业化打击改革,不断优化完善命案侦办机制,破案周期明显缩短,破案效率大幅提高。“今年,我们专门制定出台了攻坚行动方案,力争破获一批久侦未破的命案积案,抓获一批负案在逃的命案逃犯。”市公安局刑警支队支队长纪圣智告诉记者,南京警方刑侦部门对历年来全市命案积案进行全面梳理,组织挂牌攻坚,定期过堂研究,并充分整合汇聚各类资源手段,创新工作思路,深度运用新技术新手段持续攻坚突破。今年以来,南京警方本地命案积案侦破数已达到5起,其中时间跨度30年以上的1起、20年以上的3起、15年以上的1起。

责任编辑:季晨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