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桑科技飞驰在智慧音频细分行业赛道
把南京“好声音”销往全球
□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张希
1989年,当王斌走出东南大学“象牙塔”的时候,根本想不到自己有一天会成为“创业者”。凭借女性特有的韧性,她用25年的光阴,带领企业在智慧音频细分行业赛道一路飞驰,培育出一家为全球70%以上国际高端知名音频品牌客户提供全链条解决方案和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
研发驱动,过去三年营收年复合增长超30%
王斌的创业故事,颇有些“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意味。
1989年从东南大学毕业后,她一直从事家电产品出口外贸业务。转折发生在1997年,一家全球音响品牌客户在中国寻找合作厂商,她好心牵线,纯属“私人帮忙”,帮其在南京找到了合作厂商,但因为客户要求高、产品利润薄,厂商决定中途退出。王斌做了个极其大胆的决定,从“牵线人”变成“接单人”,自己投资建厂,接下了这个单子。
“命运的齿轮”由此开始转动。1998年5月,汉桑公司成立。针对当时国外用户对于音效要求较高的特点,王斌和团队伙伴“摸着石头过河”,组建高端人才团队,打通了专业智能音频产品从研发设计到产品落地的全流程。这一役,她初摘胜利果实,产品获得《WHAT Hi-Fi?》年度产品大奖。
这条无意中开辟的“新赛道”,确定了王斌此后20多年的人生轨迹。她带领70人的初创团队“一路奔驰”,如今在位于江宁开发区的全新办公大楼里,已经有近2000名员工在辛勤工作。
过去三年,汉桑每年营收年复合增长率超过30% ,快速增长的背后,是公司毫不动摇将研发作为“生命线”。这些年公司储备了大批高性能音频和AIoT(智联网)核心技术,包括AIoT芯片模组和软件、智能音频产品开发和生产,以及智能音频设备、SaaS服务和内容服务的智慧音频系统,可以为工业、商业、家用、个人、车载等众多场景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
王斌透露:“这些年,公司每年研发投入约占营收的6%,成立了东南大学—汉桑科技AIoT联合研发中心,推动校企协力创新。”据悉,截至2022年底,汉桑科技已累计拥有73项授权专利,相继入选江苏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南京市培育独角兽企业等。
全球化战略布局,出口占比超九成
今年7月,汉桑(南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深交所创业板递交了招股说明书。招股说明书显示,从2020年至今,其境外经营业务占比非常高,分别为96.14%、95.02%和98.01%,其销售区域主要包括美国、欧洲及其他境外地区。
可以看出,外贸出身的王斌,布局的是一门全球化生意。记者了解到,除了在江宁开发区设立含研发和生产的总部,汉桑还在全球多个国家进行战略布局:在丹麦成立了汉桑声学研究中心,在印度成立了无线流媒体研发中心,在越南则设立了产品制造中心,在欧洲和美国设立了销售公司。
在汉桑的展厅,陈列着为各大国际消费电子音响品牌开发的产品:小小的智能玩偶,是讲故事的能手;老人陪护产品,可以提供互动陪伴;智能化音响产品在“云端”获取歌曲之后,可以通过算法显示歌词;在商业应用领域,智联网产品的“云边端”系统可以帮助全球连锁企业总部,控制上万个门店的屏幕、音响。
“过去三年,整个行业遇到很多挑战,但汉桑迎难而上,一方面埋头创新,一方面线上与海外客户保持良好沟通,以技术创新、优质产品和卓越服务在市场中赢得先机。每年有将近100款新品投入批量生产。今年目标产值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王斌说。
持续投资南京,第三家工厂即将上马
今年年初,江宁开发区举办重大项目签约活动,作为签约代表,汉桑科技宣布将在江宁建设第三家工厂,新工厂建成后预计可年产智慧音视频和物联网相关产品及系统300万台(套)。代表汉桑科技上台签约的,是王斌的丈夫、汉桑科技副总裁柯海力(Helge)。柯海力是丹麦国籍,持有奥德堡大学电子工程硕士学位及经济学硕士学位,从事音频工作超过30年,曾在多家国际知名音响品牌公司工作,2001年进入汉桑科技。来自“音响王国”丹麦的生活工作背景,让柯海力更理解欧美客户的品牌文化、设计理念和产品研发等,是公司全球化拓展路上的助推手。
在南京生活多年,柯海力对这座城市非常有感情。他说:“现在是公司扩张的最佳时机,我们第一个想到的还是南京。”王斌也表示:“汉桑为客户创造价值,江宁良好的营商环境为企业发展助力。2023年,汉桑将聚焦前沿市场需求,集合优质发展资源,即将在江宁开发区综保区上马新的项目,建成后项目年产值将有望达到20亿元。”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在专注智慧音频领域的基础上,汉桑科技还拓展了非音频的IoT业务,如研发生产智能教育产品,智能土壤检测仪、智能车载产品等,王斌和团队伙伴们正在将赛道越拓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