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程车流提前3天到来,南京交警高科技手段疏堵保畅
事故快处,警用无人机90秒赶到现场
□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王茸
通讯员 宁交轩
10月3日起,宁洛、宁杭、宁合、长深、沪武等多条高速公路返程方向车流量逐渐增大,记者昨天从南京交管部门了解到,中秋、国庆“双节”的返程车流已提前3天到来,交管部门强化智能设备运用,提高警情处置效率,有力保障路面安全畅通。
错峰踏归途,返程车流提前3天到来
10月3日开始,全市高速公路入城流量远远超过出城流量。10月4日,入城、出城流量差仍在不断增大,其中,宁合高速入城10.09万辆次、出城3.48万辆次,长深高速程桥枢纽入城7.36万辆次、出城3.42万辆次,沪武高速入城(往上海方向)6.33万辆次、出城(往淮安方向)2.98万辆次,八卦洲长江大桥(宁洛高速二桥段)入城6.96万辆次、出城4.68万辆次,大胜关长江大桥(三桥)入城6.32万辆次、出城2.94万辆次,栖霞山长江大桥(四桥)入城9.58万辆次、出城3.36万辆次,江心洲长江大桥(五桥)入城5.92万辆次、出城3.39万辆次。昨天,上述高速公路基本保持同等流量,且上午9时起,多条路段已出现车多缓行情况。
南京交警高速三大队检查站站长王远淦介绍,返程车流提前到来,从另一个角度说明大家都在“错峰”出行。据他预测,10月7日和8日还会出现归途车流的“大尾巴”。
无人机90秒到达现场,事故处理更快了
记者获悉,本次中秋、国庆假期,南京交警采用多种高科技手段,大大提升了疏堵保畅效率。
9月29日上午8时53分许,宁杭高速东庐山服务区附近,一辆川S小车追尾撞上了一辆辽B小车,无人受伤。南京交警高速六大队指挥室接到报警电话后,通知车上人员转移至安全地带等候处理。由于事故路段车流量较大,急需撤除现场并保障当事人安全,指挥室第一时间安排警用无人机“执行任务”。据了解,高速六大队在宁杭高速东庐山服务区设置了事故快处小组,这架无人机也跟随小组一直“驻扎”在服务区内。在民警操作下,它在90秒时间内赶至现场,迅速完成勘察、拍照指令。在无人机完成任务后,指挥室民警也同步通知事故双方撤离现场,将车开至服务区内做进一步处理。根据无人机拍摄的事故现场画面,川S小车驾驶员余某负全部责任。双方当事人均表示事故处理速度“快到超出想象”。
此外,交管部门还在G25长深高速K2090+200M至K2093的3.2公里路段应用“应急车道智慧化调控系统”,依托应急车道管控桩、多功能诱导灯、辅助警示屏等声光电设备,通过大队指挥室直接发布信息,引导社会车辆临时借用应急车道有序通行,从而释放东庐山路段通行空间,提高通行效率。宁洛高速马群至东杨坊、宁合高速张店枢纽等多个路段也用上了“应急车道借道通行”电子显示牌,便于车辆安全快速通过缓行路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