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城管局发布《高温天气环卫工作规范》
日最高气温超40℃,停止露天人工清扫
南报网讯(记者 顾小萍) 当日最高气温达40℃以上,作业单位应当停止当日室外露天人工作业;日最高气温达到37℃以上、40℃以下时,作业单位全天安排露天人工作业时间累计不得超过6小时;新型抑尘车每天10:00—16:00以每两小时洒一遍的频率,对所属主要道路实施不间断喷雾洒水作业……昨天,市城管局发布今年《高温天气环卫工作规范》(以下简称《规范》),明确高温期间环卫作业要求。
据悉,本月10日起,我市就已开启环卫高温作业模式。《规范》明确:高温期间,各作业单位要根据辖区道路状况,合理调整作业时间,露天人工作业尽量避开午间高温时段(12:00-15:00),无遮阳的特殊路段可以继续推迟。当日最高气温达到40℃以上,作业单位应当停止室外露天人工作业;日最高气温达到37℃以上、40℃以下时,作业单位全天安排露天人工作业时间累计不得超过6小时,连续作业时间不得超过国家规定,且在气温最高时段3小时内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业;日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37℃以下时,应当采取换班轮休等方式,缩短露天人工连续作业时间,并且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业人员加班。
《规范》明确:因高温天气停止工作、缩短工作时间的,作业单位不得扣除或降低环卫工人工资。且要及时发放高温补助费,发放标准每人每月300元,不得以其他物品代替。另外,还要适时开展慰问活动,高温期间要坚持每天给一线职工送清凉饮料、绿豆汤、西瓜等解暑物品。须做好“安康驿站”日常维护工作,对照标准补齐设备和药品,每天提供清凉饮品,并及时公示告知,通过“遮阳伞”“流动驿车”等方式和措施不断创新防暑降温保障工作,确保一个班组能有一个休息点、饮水点。
减少了人工作业时间,如何满足城市环卫保洁需求?《规范》要求:各环卫作业单位在高温期间加强机械化作业,每天23:00—次日凌晨3:00进行冲洗作业;每天4:00-6:30、12:00-15:00、19:00-21:00进行洒水作业,当气温超过30℃,一、二级道路就要在每天9:00-11:30增加一次洒水;新型抑尘车每天10:00—16:00,按照每两个小时洒一遍的频次要对所属主要道路实施不间断喷雾洒水作业等。
市城管局昨天同时发布《环卫作业防暑指南》,也提醒环卫作业工作人员每天最好保障八个小时睡眠时间;饮食要清淡;高温天气出门前可在人中、太阳穴、印堂处涂点风油精,同时多补充淡盐水或者含矿物质的水。一旦发现自己出现头晕、恶心、胸闷气短时,应该迅速从高温环境转移到阴凉通风处休息,在太阳穴涂抹清凉油、风油精,或服用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