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南医大探索“学科+劳动教育”

2023-03-16 07:15:14|图文来源:南京日报

南医大探索“学科+劳动教育”

将蔬菜绿植“种“在湖面上净化水质

南报网讯(记者 何洁)在晨曦的映衬下,南京医科大学天元湖面波光粼粼,不远处漂浮着的生态浮岛上装满了茭白苗、生菜苗、鸢尾苗等喜水植物。绿植为何要“种”在湖面上?记者了解到,这是该校公共卫生学院“卫蓝”劳动教育团队成员开展的湖水富营养化生物治理实践活动,前不久,他们将一些可以净化水质的观赏植物和蔬菜“种”植在湖水表面上,探索净化水质新路径。

除了生态浮岛上的观赏性绿植和蔬菜,同学们还请来了水体富营养化治理功能强大的“水葫芦”。水葫芦又叫凤眼莲,喜欢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环境,生命力非常顽强,有净化水质的作用,通过得当的管理,多余的水葫芦不仅能成为学校黑天鹅的饲料,还能做成绿肥供学校的花草使用。“天元湖是我们学校师生员工都非常喜欢的水体景观,通过前期对学校湖水数次采集、检测和毒理学分析,我们发现天元湖的水质情况不佳,同学们决定利用专业知识对天元湖水富营养化进行治理,选择在湖面上投放长达20米的生态浮岛,利用浮岛上的蔬菜绿植达到水质净化的作用。”公共卫生学院专职辅导员刘丽介绍,目前,学校拥有涵盖环境卫生学、环境工程学、卫生毒理学等多个学科方向的专家指导团队,他们通过多次实地考察论证,为同学们选出合适的植物和种植方式,后期,将会有更大面积的浮岛和更丰富种类的喜水植物投放到更多的水域中去进行水质净化。

“天元湖‘卫蓝’劳育基地让同学们将公共卫生专业知识有机融入全过程、实景式的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同时也能将劳育成果反哺科研创新,成为我校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孵化园。后续我们计划带着‘卫蓝’团队走进秦淮河、太湖等省内外水系中去,进一步扩大湖水富营养化生物治理范围。”公共卫生学院院长王建明介绍。

版权声明

1、本文为南京日报、金陵晚报、南报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本网站摘录或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信息版权属于原媒体及作者。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作者:何洁 责任编辑:吴丽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