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虎衔冬去,玉兔踏春来。癸卯兔年将至,由南京市文联、南京市博物总馆共同打造的 “百兔争春”癸卯年生肖“兔”艺术创意作品展于1月18日至2月28日在南京民俗博物馆展出,并通过新媒体同步推出线上展。展览由南京市民协、南京市民俗博物馆、南京市对外文化交流中心承办,南京维米艺术设计有限公司、江苏字愈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协办。
“其容炳真,其性怀仁。”天性温良、机警灵动的兔是中华儿女诸般美德与智慧的化身,并在悠久的历史传承中,演化成为中华传统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祥瑞符号之一。兔文化所蕴含的吐春开物、丰衣足食、多子多福等吉祥寓意备受民众喜爱,中华民族的爱兔传统也在年年岁岁的更迭里、在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中,传递着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守候。
为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传统民间艺术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南京市文联、市博物总馆在癸卯兔年来临之际,推出生肖“兔”艺术创意作品展,立足源远流长的传统民间艺术,展示以兔文化为主题的传统艺术作品与艺术创意作品,用琳琅满目的雕刻、编织绣、灯彩、陶艺、剪纸、泥人面塑、民间美术、艺术设计等艺术形式记录生活、抒发情感、凝聚记忆。
本次展览以“兔”文化为主题,共收到150件来自全国各地的民间艺术作品。经专家评审,共有入展作品95件,其中剪纸作品18件、编织绣作品8件、泥人面塑雕塑作品10件、陶艺作品2件、雕刻作品7件、民间美术作品30件、艺术设计与创意作品20件。此外,特邀专场共展出作品12件。这些作品分别来自工艺美术大师、非遗传承人和院校师生,集传统形式和先锋创意于一堂,在选题立意、符号转换、材料运用等方面极尽巧思,不仅展现了“兔”的纯净灵动之美,更凝结了“美即生活”的审美哲学。
展览期间,市民可至南京民俗博物馆参观展览,用艺术迎接“祥瑞安康”的癸卯新年。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邢虹 南京市文联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