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卯兔年将至,兔文化源远流长
兔子占C位 年味日益浓
□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邢虹
“虎去神州添活力,兔奔华夏送春来。”癸卯兔年马上就要到了,央视春晚吉祥物“兔圆圆”、著名艺术大师黄永玉执笔绘制的兔年邮票、大人小孩都喜爱的兔子灯、毛茸茸的兔子玩偶……趣致可爱的兔子形象、兔元素随处可见,妥妥地占据C位。中国人自古就很喜爱兔子,古人认为,兔子是一种能够给人们带来吉祥的瑞兽,兔文化源远流长,并随着时代发展焕发新的光彩。
形象可爱寓意吉祥 兔子自古就是瑞兽
在中国,兔子一直被认为是瑞兽。古书《瑞应图》中记载:“赤兔大瑞,白兔中瑞。”南京青年文化学者侯印国告诉记者,那时,各地发现白兔之后,多要载歌载舞献给朝廷,显示君主贤明、海内大治。据《汉书》记载,汉代建平元年、元和三年以及永康元年,地方上曾三次向朝廷进献白兔。
从考古发现来看,距今5000年左右的安徽凌家滩遗址中,就曾出土过兔形饰玉器。1979年济南济阳区刘台子2号墓出土的西周早期玉兔,当是已知的时间较早、制作较精美的兔子形象之一。该玉兔通体用碧玉雕刻而成,整个形象呈蹲伏欲跃状,长耳向后,双目凸起,炯炯有神地盯着前方,前腿用力伏地,后腿欲蹬,好似有点风吹草动就能随时逃逸,这件玉雕把兔子的机敏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
兔子和月亮在古人心中都是美好的象征,于是兔子和月亮总是联系在一起,兔子也被叫做玉兔。古人认为二者的关联最早出自屈原的名作《天问》,其中一句问月亮“夜光何德,死则又育?厥利维何,而顾菟在腹?”汉代的王逸注释《天问》,就觉得这个“菟”就是兔子,并且说他看到有的版本就直接写成“兔”字。此后的文人墨客笔下,兔子和月亮总是“在一起”。魏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傅玄曾经模仿屈原的《天问》写过一首《拟天问》,其中一句就是“月中何有?白兔捣药”。宋代的大文豪欧阳修曾专门写过一首《白兔诗》,其中就写道:“天冥冥,云蒙蒙,白兔捣药姮娥宫。”陆游也曾借“金丹九转徒可闻,玉兔千年空捣药”,抒发对时光易逝的感慨。侯印国告诉记者,陆游还曾经梦见自己做了神仙,“白云反在下,使我毛骨寒。天如玻璃钟,倒覆湿银海。素璧行其间,草木尽光彩。姮娥顾我笑,手抚玉兔儿。”在九天之上,他看见嫦娥仙子抱着兔子冲他笑。
兔子还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广告代言明星”。中国国家博物馆里有一块铜版商标,是世界上已知最早的商标。商标中间是白兔捣药图案,图案上方标注“济南刘家功夫针铺”,两侧标注“认门前白兔儿为记”,下方刻有说明商品质地和销售办法的广告文字。
时至今日,兔子仍频繁出现在人们的生活里。小朋友们都会唱一首儿歌:“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爱吃萝卜爱吃菜,蹦蹦跳跳真可爱。”
“兔圆圆”“蓝兔子”“兔墩墩”……兔年衍生产品层出不穷
迎接兔年,围绕着兔子,衍生产品层出不穷。
央视春晚吉祥物“兔圆圆”自上个月发布以来,得到了无数网友的喜爱和好评。“兔圆圆”有着标志性的四颗门齿,取自于“安徽模鼠兔”化石生态复原形象的典型特征。春晚吉祥物“兔圆圆”不仅是传统文化意义上的生肖兔,更是凝结中国科学家求索精神的中国白兔“祖先”,是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研究成就的一次结合。
“它集纳了无数受众的喜爱倾向,经过系统翔实的大数据调研画像后,有着活泼的萌萌态、亮亮的大眼睛、‘万物有灵’的东方表达‘兔圆圆’诞生了。”2023年央视春晚总导演于蕾介绍。这也是央视春晚40年历史上首个通过互联网大数据分析完成初始配方原创的春晚吉祥物IP。记者了解到,除夕夜当晚,“兔圆圆”将为央视春晚拉开大幕,以动态形象与观众见面。
除了“兔圆圆”,“兔团团”也将亮相。据介绍,总台文创为癸卯兔年倾力推出了专属原创生肖形象集合“兔团团家族”,以打造国民级生肖IP家族为目标,其形象设计灵感均取自中国传统文化。自2022年中秋到2023年新春,总台文创持续推出了兔团团家族成员“中秋月白”“新春赤兔”,以及特别成员春晚吉祥物“兔圆圆”。其中“兔团团”形象来源于中国传统的兔子灯,采用陕西凤翔泥塑的传统纹样做吉祥纹饰,寓意血脉丰盈,福气满满。“团团”二字有团结聚合之意,寓意“九州一脉,团聚凝心”,不仅代表着人民期待团聚以及对美好生活与未来的向往,也象征着华夏儿女血脉一体,团结一心,以积极向上的姿态拥抱美好。“兔团团”与“兔圆圆”,合起来就是团团圆圆,也代表着中国人期盼家国团圆的美好愿景。在除夕夜的央视春晚上,“兔圆圆”“兔团团”等总台文创产品将共同亮相,带上中国人期盼家国团圆的美好愿景,陪伴全球观众喜迎新春,团团圆圆过大年。
吸引人们目光的不只是“兔圆圆”,邮票上的“蓝兔子”更是掀起网络热议。1月5日,《癸卯年》特种邮票首发。《癸卯年》特种邮票是中国生肖邮票第四轮中的第八套,设计者为中国著名艺术家、“猴票之父”黄永玉。邮票一套两枚,第一枚名为“癸卯寄福”,用别出心裁的蓝色描绘了一只右手执笔、左手持信的睿智卯兔,仿佛在向人们传递着新春的美好祝福;第二枚名为“同圆共生”,描绘了三只兔子首尾相接、奔腾不息的场景,展现了生命的灵动、生机与温情,背景衬以“玉兔捣药”纹饰,表达了疫情之下祈求平安健康、人民幸福的真挚愿望。
喜爱“蓝兔子”的人认为其童稚、热烈、奔放、自由;吐槽“蓝兔子”的人则认为其偏离了大众审美,“有点奇怪”。“艺术欣赏往往百人百味,兔年邮票‘蓝兔子’好看与否,每个人都可以发表意见。”业内人士表示,在中国邮票史上,黄永玉无疑是举足轻重的人物。1980年,他以中国传统画技法塑造了一只喜庆吉祥呆萌的猴子形象,受到广大集邮爱好者的喜爱和追捧,创造了“庚申猴票”的神话。“艺术的价值需要时间的检验,假以时日,‘蓝兔子’成为另一个‘猴票’也是说不定的事情。”
顶流“冰墩墩”也趁着兔年的东风回归。“北京2022冰墩墩兔年特别版系列”以传统民俗中的经典兔子形象“兔爷”为创意点,分为徽章、毛绒玩具、钥匙扣、创意摆件四大品类。萌趣可爱、充满年味的“兔墩墩”一出现,销售火爆,再现北京冬奥会时“一墩难求”的盛况。
“兔子场景”成网红打卡点 手工制作兔子灯受欢迎
随着兔年的临近,南京的街头巷尾兔元素越来越多,欢度春节的氛围日益浓厚。一系列“兔子场景”成了网红打卡点,吸引众多市民游客前来合影打卡。
在老门东景区,明城墙下,身穿大红状元服,手拿一盏荷花灯的巨型生肖兔十分瞩目。据工作人员介绍,这座高15米、重达3吨的“文学福兔”巨型生肖灯是南京历年来最高的生肖灯彩。在整个景区,各式各样的兔年新花灯已经点亮,国潮兔、卡通兔、科幻兔等30余处主题灯组和氛围灯沿门东街巷、广场等区域设置,打造“百兔贺春”的流光溢彩,美不胜收。
在小西湖,由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著名秦淮花灯艺术大师顾业亮设计制作的兔年秦淮花灯扮靓了整个街区。可以划的兔子旱船、可以拖在地上跑的兔子、举在手里舞动的兔子……顾业亮每天都在位于南京小西湖的非遗工作室忙着扎制各种花灯,他计划围绕精妙绝伦的兔子灯打造一场精彩的游园会。春节期间,他打算邀请孩子们来到小西湖,共同参与一场“百兔贺岁”的秦淮灯彩创意演出,让更多人亲身感受非遗之美,让优秀的传统文化走进人们的生活。
大报恩寺遗址景区内的“超大抱抱兔”也成为网红。长长的耳朵、大大的眼睛,“超大抱抱兔”不仅形象可爱,名字也十分吉祥,受到市民游客欢迎。“抱抱‘抱抱兔’,抱走福气。兔年就要‘兔’个吉利,‘兔’个顺遂。”市民朱丹在朋友圈晒出了自己和“超大抱抱兔”的合影,引得朋友们纷纷点赞。
兔年如果亲手做一盏兔子灯,似乎就更完美了。南京许多文博场馆、社区都推出了手工制作兔子灯相关活动,受到家长和孩子们欢迎。秦淮灯彩非遗大师曹真荣还特意出了简易图文教程,开设公益网课和线下课。“南京的花灯一般都是以纸和竹篾为原材料。传统的兔子灯,一般两个小时就能完成。如果换成铁丝、绸布等材料,制作起来更加方便,半个小时就能扎好。”
版权声明
1、本文为南京日报、金陵晚报、南报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本网站摘录或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信息版权属于原媒体及作者。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