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莫愁湖街道亮出一年成绩单:厨余垃圾分出量翻倍

2023-01-12 14:01:14|图文来源:南京日报

南报网讯 为迎接2023年新春佳节,做好垃圾分类工作,2023年1月10日,建邺区莫愁湖街道召开“迎新春、话分类、再宣传、强提升”新闻发布会,社区专班、物业公司管理责任人、“分莫愁”志愿服务队队员、收运人员等参会。记者了解到,一年来,街道厨余垃圾量从年初的每天9吨提升至现在的每天19吨,居民分类意识显著提高,分类成效也同步增长。

发布会重在讲评2022年垃圾分类工作,表彰垃圾分类指导员、表彰垃圾分类志愿者,各社区代表发出新年度垃圾分类上门服务倡议书。强力提升垃圾分类分出率,实现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处理的目标任务。

据悉,莫愁湖街道结合疫情防控的新常态,强化对垃圾分类指导员防护知识的学习和培训,在垃圾分类指导员做好防护的基础上,提升指导员和志愿者垃圾分类现场宣传指导工作的落实。依据新冠病毒的七怕(一怕紫外线、二怕勤洗手、怕空气流通、怕次氯酸消毒液、怕75%的酒精、怕60度以上的高温、怕居民自身有强大的免疫力),莫愁湖街道制作相关视频,在各社区垃圾分类微信群、物业公司管家群、单位员工工作群内进行定期发送,在为辖区居民和单位的员工提供疫情防控的知识的同时,街道对辖区内131个小区26个垃圾房、205个垃圾亭、130个垃圾分类指导员普及疫情防控新常态下的防护要点,有效推进垃圾分类指导员现场值守工作。通过梳理2022年的垃圾分类工作,街道在区城管局、区垃分办领导的关心指导下,经过街道领导多次沟通协调,完成了每年投资近50万的大件分拣中心建设任务,低附加值可回收物的人均数量从年初的每月150吨到现在的每月各类可回收物达到650吨,目前可回收物人均4.33公斤。为全区低附加值可回收物的人均数量做出了突出贡献,厨余垃圾量也从年初的每天9吨提升至现在的每天19吨,单位垃圾分类工作也实施了3轮上门宣传的全覆盖。12个省级达标小区全部验收合格、14个争优除差小区一次性检查验收通过。不仅建立健全“分莫愁”垃圾分类志愿者服务队的规章制度,规范了志愿者服务队的工作方案、工作流程,而且还配合市城管局完成了一部高质量的垃圾分类宣传片的拍摄任务,现已在全市地铁的宣传屏幕上循环播放。莫愁湖街道“分莫愁”垃圾分类志愿者配合市志愿者服务大队拍摄了一组向全市人民拜年的垃圾分类视频,送上了建邺区垃圾分类志愿者的祝福。莫愁湖街道的“分莫愁”志愿者服务品牌,在市城管局开展的“共同缔造”优秀案例评选活动中被评为全市垃圾分类优秀案例。

宣传方面,莫愁湖街道先后按照市、区宣传计划,认真完成了市区两级新闻发布会2场、志愿服务活动122场次、垃圾分类业务知识培训26次、入户宣传100%全覆盖,发放宣传折页46900张、宣传手册20500本,开展广场活动12场、进入117家单位开展了3轮的垃圾分类宣传,张贴单位垃圾分类宣传海报4500张,招募志愿者350名。今年1至12月份街道的垃圾分类新闻宣传报道共计:112篇(其中:央媒15篇、省媒42篇、市媒55篇)。

据悉,结合2023年垃圾分类高质量考核的目标任务,街道将加强制度建设和完善工作机制。街道紧紧围绕2023年市、区垃圾分类重点工作任务,一是建立健全垃圾分类房、亭管理维修队伍,二是强化垃圾分类知识的宣传。依托“分莫愁”志愿服务队,坚持每周组织垃圾分类宣传活动,通过“五小”(小课堂培训、小分队上门、小协商改造、小评比监督、小奖励推进)的方式方法,充分发挥“五老”(老党员、老教师、老职工、老军人、老专家)的带头作用,全面为各房、亭配齐“六宝”,把握居民投放垃圾的时间节点,对居民和单位员工投放过程中不分类的住户和单位,采取现场取证、主动上门、源头指导、邻居沟通、网格协调、物业配合、执法查处的方式方法,逐步改变居民和单位员工分类投放的习惯。此外,不断壮大志愿者队伍,丰富垃圾分类志愿服务的形式和内容的同时,不断扩大垃圾分类志愿服务品牌的影响力,最终将“分莫愁”打造成具有时代特征、行业特色、区域特点的垃圾分类志愿服务品牌。

通讯员 肖蕾蕾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高正阳

责任编辑:苍淑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