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勇当科技和产业创新开路先锋

2023-01-11 08:03:56|图文来源:南京日报
近日,首次落地南京的上海国际消费电子技术展在国际博览中心开幕,作为全球瞩目的科技行业盛会,展会集中展示了5G、人工智能、元宇宙、汽车技术等10大产品类别的革命性技术,多种最新科技产品亮相现场。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段仁虎 摄近日,首次落地南京的上海国际消费电子技术展在国际博览中心开幕,作为全球瞩目的科技行业盛会,展会集中展示了5G、人工智能、元宇宙、汽车技术等10大产品类别的革命性技术,多种最新科技产品亮相现场。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段仁虎 摄

□ 徐泰玲

一座城市的活力,体现为城市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创新能力,即一座城市凭借经济实力高效配置和利用各种生产要素与资源的能力,其本质特征是对区域内全社会生产要素的有效的配置和利用,实现产业的合理分工与协作,创造区域经济发展的最佳环境。南京提出争做示范和引领,建设更有创新高度的活力南京。焕发一座城市的活力尤其是更有创新高度的活力,要着力深化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勇当科技和产业创新开路先锋,紧紧依靠创新提升城市能极,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

激发科技活力

城市的科研开发、创新能力,根本性影响城市价值的创造,科技活力决定着城市活力的释放。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给南京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不少挑战。因此,科技创新的重要性更加凸显。 

激发更多科技活力,南京必须加快建设科技创新平台,扶持科技创新企业群体,引进科技创新人才,完善科技创新制度供给,深入实施创新驱动,从而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一是全面提升科技创新水平。积极融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体系,建设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培育面向世界前沿的国家实验室和全国重点实验室,推动集成电路EDA、第三代半导体、综合交通等重大科创平台发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积极与科研院所合作,共建联合创新载体,力争新建更多创新平台。

二是建设有国际影响力的新型研发机构。努力打造一批示范性强、引领性好、影响力大的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推动品牌化、市场化、资本化、国际化发展。

三是培育世界级科技领军企业。围绕软件和信息服务、新医药与生命健康、智能电网、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集成电路、智能制造装备、轨道交通等重点产业领域,培育引领行业的科技领军企业,在载体建设、项目安排、人才和团队建设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鼓励其建设高水平研发创新平台。

增强产业活力

产业活力是产业在区域之间竞争中,在合理、公正的市场条件下,某一产业所能提供的有效产品和服务的能力。产业活力的体现主要取决于产业内部的资源配置与合理化程度。新冠疫情全球化和持续化引发生产生活方式发生重大变革,以信息技术革命带动的、以数字经济、在线经济为特征的新经济加速涌现,催生出产业互联网、数字生活等数字经济新赛道。要紧抓新冠疫情倒逼加速新经济发展进程以及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目标催生的新产业新赛道机遇。

一是推动产业能级跃升,打造南京高新特色产业集群。必须以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推动产业能级跃升,筑牢以实体经济为根基的创新型产业集群,促进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做大做强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新医药与生命健康两大南京高新主导产业,发力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智能制造装备、智能电网、轨道交通五大南京高新智造产业,提升发展人工智能、科技服务两大南京高新赋能产业。加强人工智能、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加速推动重点领域智慧化发展,发展智慧公共安全管理,围绕生产安全、交通安全、社会治安、自然灾害等,建设公共安全智慧化体系,实现对各类安全隐患的全覆盖,提升安全预警预防能力。

二是布局若干南京高新前瞻产业。依托东南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及江苏省未来网络创新研究院等高校院所,创新服务网络通信与安全紫金山实验室、未来网络试验设施等重大创新平台,推动与物联网、5G、大数据等技术融合创新,探索未来网络技术在制造、医疗、交通、军民融合等领域应用;依托南京脑科学与类脑智能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引进类脑、脑机领域高端人才及团队,抢先布局类脑智能前沿领域,研发类脑语言理解和新一代人机交互智能技术和脑机交互系统;依托南京大学等高校院所为量子信息前沿技术创新源头,强化原创性技术突破与专利布局,重点突破量子网络、量子通信、量子计算与模拟等技术,探索打造国内一流的量子信息产业集聚区;依托南京大学区块链研究中心和一些人工智能研究院,开展多方安全计算技术、智能合约、分布式系统与存储、分片技术、跨链技术等底层技术攻关。支持区块链技术在数字金融、智慧城市、智能制造、供应链管理、民生服务等领域开展示范应用,建立具有全国竞争力的区块链产业生态体系;依托江北新区生物医药产业“一谷一区一中心一基地”的空间布局,建设符合国际标准的新医药临床评价中心,聚焦基因组学新技术、新一代基因测序、基因和细胞治疗等重点领域,提升基因编辑、全基因合成、新型基因治疗、免疫细胞治疗、干细胞治疗、多组学大数据等核心技术的应用场景和产业化;发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高校院所创新资源优势,重点发展航空器整机制造、无人机制造、航空发动机、关键零部件、机载系统、空管和地面设备系统、关键控制系统、通航新材料等领域,加快推动航空电子设备、动力装置、地面测量改装等无人机配套产业集群发展。

提升人才活力

提升人才活力必须加强对人力资本的引进和利用。资本是重要的生产要素,而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本越来越显示其不同于其他生产要素的重要性,对人才的培养和争夺将成为各国、各个区域提升竞争力的关键。在城市人才数量和人才培养条件上,南京在全国大中型城市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南京地区高校所培养的人才真正能为南京服务的有限,不少人才流向了其他城市和地区。

一是构建多层次人才培育体系。贯彻落实省、市制定的人才计划,重点加大对创新型企业家、青年人才、海外人才等的支持力度。引进培育一批卓越企业家、投资家、国际高端经营管理和产品经理人才。

二是吸引培养高素质青年科技人才。落实省青年人才培养集聚专项行动,借助高水平科研学术平台吸引和培养青年科技人才。贯彻“紫金山英才宁聚计划”,落实高校毕业生面试补贴、见习培训等支持措施,鼓励在宁高校毕业生在高新区就业创业等。三是吸引海外高端创新人才资源。以江北新区、建邺区、江宁区和紫东地区的园区为重点,搭建海外人才发展精准化对接服务平台,营造国际化创新创业环境,适时拓展国际人才街区布局。

总之,我们要写好“活力南京”这个名片,建设更有创新高度的活力南京。进一步树立新经济发展理念,以新经济思想为引领,深化对新经济时代下创新规律和趋势的认识,加快形成创新驱动发展的新路径。要深化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战略,将资源优势充分转化为内生发展动力,大大增强城市在交通、流通、信息、数字和国际交往等方面的服务功能,使南京成为既有浓郁的古都特色、优美的自然环境,又有一流的服务功能,融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为一体的城市。

(作者为中共江苏省委党校教授)

版权声明

1、本文为南京日报、金陵晚报、南报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本网站摘录或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信息版权属于原媒体及作者。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赵秋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