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环境友好节约集约 南京城市隧道规模全国居前

2022-12-29 07:21:23|图文来源:南京日报

环境友好节约集约

南京城市隧道规模全国居前

红山路—和燕路快速路通车后,红山路隧道与吉祥庵隧道将正式移交管养。记者昨日从南京城建集团隧桥公司了解到,目前城市快速路隧道主要由该公司负责日常运营维护。截至目前,该公司管养城市隧道已经达到45座(不含过江隧道),总长度近40公里,城市隧道已串点成群。

该公司副总经理周爱众介绍,南京市的城市隧道规模在全国也排在前列。城市隧道作为地下空间开发的一种,因位于地下而具有车流不受红绿灯限制、噪声小的优势。为管理维护好城市隧道,保障城市快速交通的平稳有序,隧桥公司建立智慧化平台,24小时线上监控与巡检。隧道日常维护主要选择在夜间,进行机械化保洁与设施维护。

记者从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了解到,我市在谋划过江通道、城市快速路时,主要分为高架桥梁与隧道形式。涉及隧道的,会在规划中提前进行预控。在老城内,一般情况下都选择隧道。这主要是城市发展相对成熟,建设隧道对周边道路、市民生活的干扰最小,是一种环境友好型的交通建设。此外,利用地下空间与地上协同,也可实现土地资源的集约节约利用。

在最新发布的《南京市地下空间发展报告》公共版中,截至2020年底,我市道路隧道达46座,总长度约为55.5公里,包括过江隧道、越湖隧道、穿山隧道等。我市人均地下空间规模为7.72平方米,多项指标均位于全国前列。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何钢 冯兴 见习记者 吴春霞 实习生 姚旭晴

版权声明

1、本文为南京日报、金陵晚报、南报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本网站摘录或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信息版权属于原媒体及作者。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作者:何钢 冯兴 责任编辑:吴丽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