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风雅秦淮│“中国茶”申遗成功!听传承人解密南京雨花茶的前世今生

2022-12-08 17:02:31|图文来源:紫金山新闻

一片树叶,落入水中,改变了水的味道,从此有了茶。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茶叶的国家,也是茶树种质资源非常丰富的国家。近日,“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被宣布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其中,南京雨花茶制作技艺位列其中。

“南京虽非产茶重镇,但南京在整个中国茶叶发展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非物质文化遗产雨花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陈盛峰说,东吴孙皓“以茶代酒”的故事出自金陵,被誉为“茶圣”的唐代茶学家陆羽曾踏足南京栖霞山留下试茶亭。

陈盛峰介绍,南京雨花茶的前身,是清代《虫鸣漫录》记载的一种“钟山云雾茶”。1958年,在国家大力发展茶叶生产的号召下,“江苏省名特茶创制委员会”创立,多位茶叶专家及十多名制茶高手集结中山陵园进行研制。以俞庸器为代表的老茶工在云雾茶基础上,研制成功针形茶,犹如紫金山上的雪松翠绿挺拔,象征着革命先烈不惧牺牲,万古长青的精神。

雨花茶成为名茶,完全靠技术攻关,制作技艺为师徒传承方式,第一代陆溁,第二代林双贵,第三代俞庸器、王家荣,第四代黎志遐、赵杏华,第五代陈盛峰、陆葵香,第六代王亚仑等为代表的传承群体。其制作技艺包括:采摘、摊放、杀青、揉捻、整形干燥、精制、烘焙等。陈盛峰介绍,其中,杀青即用高温杀酶,温度高达140至160摄氏度,揉捻时,双手在竹帘上往返推拉滚揉,中间解块3至4次,初步成条,茶叶微出。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雨花茶制作独创雨花茶整形搓条、抓条理条工艺,这也代表了传统绿茶制作工艺最高水平。正如陈盛峰说的,在雨花茶中,可以品出南京独有的历史味道。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邢虹 蒋琰/文字 缪越/拍摄、剪辑

责任编辑:尹淑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