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红山森林动物园携手宝华山探索獐子野外种群恢复新途径

2022-11-27 09:42:19|图文来源:南京日报

红山森林动物园携手宝华山探索獐子野外种群恢复新途径

一批获救助獐子野化放归

南报网讯(通讯员 陈园园 记者 李子俊) 11月24日下午,在红山森林动物园专业人员的“护送”下,7只獐子被放归宝华山山林之中,未来它们将在这里“生儿育女”。此次野化放归行动,通过将獐子放归南京周边丘陵繁殖,从而探索獐子野外种群恢复的新途径。 

此次放归的獐子,均来自红山森林动物园此前救助以及救助后繁殖的。在放归前,园方对其进行了常规体检、遗传学检查和病原学检查,以及野化训练,确保獐子具有较好的野外生存能力。 

正式出发前,工作人员对每只獐子都进行了“体检”,包括称重、采血,采集咽拭子、肛门拭子等,还为它们安装了GPS定位器。准备工作完成后,工作人员将獐子转运进“獐运输箱”。这款运输箱是特别为獐子量身定制的,箱底松软、箱体透气、箱顶防撞。 

随后,“獐运输箱”被抬上“专车”,历经一个多小时的路程后来到郁郁葱葱的宝华山森林公园。在公园里的一处小径,工作人员打开了“獐运输箱”,7只獐子接二连三“破笼而出”,有的往小路深处窜去,有的一头扎进了路两边的树林。 

据介绍,此次放归的獐子有6只雌性、1只雄性。“之所以把放归时间选择在11月底,一方面因为气候适宜、野外食物比较充沛,同时也是獐子新一轮的繁殖季。希望这批獐子能尽快适应环境,尽早参与野生种群的繁衍。”红山森林动物园相关人士介绍说,在放归自然后,通过GPS可以跟踪到獐子们野外的活动范围和行为节律,结合之前在山林中安装的红外相机,为獐子的野放及保护提供科学数据和技术支持。 

记者了解到,本次獐野化放归项目是红山森林动物园和宝华山管委会联合开展的一项野生动物再引入项目,旨在复壮宝华山区域的野生獐子种群,探索獐子野外种群恢复的新途径,同时改善种群基因多样性。该项目分两批进行,第一批已于10月13日放归7只雄性獐,其中3只佩戴GPS项圈,从返回的数据可见,野外放归的獐子均已成活,生存情况良好。  

通过近年的考察,人们发现南京周边丘陵尚有獐自然分布,如在紫金山、老山等丘陵地带都有獐的稳定种群。“这些都证明了獐可以在丘陵生境中稳定存活,提示我们也许在丘陵生境野放会是一个可行的选择。”红山森林动物园的动物专家表示,如果此次野放獐子能使得种群壮大,对我国这一物种的保护是一次创新。

版权声明

1、本文为南京日报、金陵晚报、南报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本网站摘录或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信息版权属于原媒体及作者。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作者:李子俊 责任编辑:吴丽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