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今日谈 | 发力工业软件新支点,迈上软件名城新台阶

2022-11-25 07:19:49|图文来源:南京日报

□ 吴云青

元宇宙银行让客户身临其境地办理线上业务,不久便将上线;集成远程交互、AI语音等先进技术的安全帽,让工人远离危险工作区域;角色多变的虚拟人,胜任客服、短视频、广告等多场景……2022年中国(南京)软博会正在进行中,记者探访线下展馆时发现,多种产品科技感满满。

工业软件是智能制造的重要基础和核心支撑,是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关键一环。党的二十大报告就“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作出新部署,提出“推进新型工业化”“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当前,互联网进入下半场,面对数字经济新赛道,南京正以“工业软件”作为一个重要的新支点,奋力迈上软件名城新台阶。 

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是南京的优势产业之一。从2010年南京被认定为全国首个“中国软件名城”,到2021年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集群进入首批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南京软件产业不断发展,积累了相当可观的成绩。但是,第四次工业革命是以指数级而非线性速度展开,尤其在数字经济领域,要巩固优势产业领先地位,必须始终保持对前沿和趋势的敏锐,保持危机感和进取心,勇于变革、敢于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推动制造业、服务业、农业等产业数字化,利用互联网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链条的改造,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发挥数字技术对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从研发、设计、生产控制再到信息管理,现代化工业生产的各个流程都少不了工业软件的参与;要实现工业经济的“放大、叠加、倍增”,离不开工业软件赋能。 

工业软件是制造业尤其是高端制造业的重要支撑,但我国中高端工业软件对外依存度较高,尤其是设计、分析等高端工业软件几乎完全依赖进口。不过,我国有完备的产业链体系、丰富的工业应用场景,为工业软件产品提供了更多优化迭代的机会,而智能制造的加速推进,也在倒逼自主工业软件迎头追赶。去年,南京提出软件名城“提质升级”,目标打造万亿级软件产业集群,在实施路径中明确提到,要“推进软件产业结构高端化,突破关键基础软件、高端工业软件”。 

南京工业软件发展基础较好,2021年实现工业软件产品收入188.6亿元,规模位居全省第一。拥有良好的“土壤”,仍须科学“选种”“育苗”,精心呵护其复杂的“生态环境”;要大力支持企业创新,推动资源要素持续集聚,为协同创新、融通创新创造有利条件。为此,我市发布支持工业软件创新发展的十余项政策措施,聚焦计算机辅助设计、仿真计算等工具软件,关键工业控制软件,高附加值的运营维护和经营管理软件等重点方向,旨在提升工业软件创新能力、提高关键软件攻坚能力。 

从“软件赋能”到“智造强国”,必须要有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自主可控的工业软件产品。推动工业软件高质量发展,是软件名城应有的作为,也是撬动“万亿”目标的新支点。期待南京充分发挥软件产业集聚和科教资源丰富的优势,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加快协同攻关,为制造强国、数字强国贡献南京软件力量。

版权声明

1、本文为南京日报、金陵晚报、南报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本网站摘录或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信息版权属于原媒体及作者。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作者:吴云青 责任编辑:季晨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