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根生
南钢为什么能“闯”进世界杯?
据本报消息,2022年卡塔尔足球世界杯正在激战,南钢凭借好钢“闯”入其中。报道称,基于南钢产品在性能和质量等方面不断提升,卡塔尔世界杯体育场建设项目连续采购其产品。高质量产品源自高水平科技创新。在2020全球钢铁企业创新(专利)指数排名中,南钢名列第20。南钢产品已远销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不仅向世界展示了南京制造实力,也为企业靠科技创新强竞争力树了好榜样。
创新型企业积厚成势,既需要推动更需要主动。为了“在创新驱动上做示范”,南京正努力推动创新型企业积厚成势。比如围绕技术源头供给和应用场景建设,推动新型研发机构平台化发展,提升成果转化能力。科技创新投入大,回报周期长,要积厚成势,离不开良好外部条件来推动。同时,企业更要有足够主动。多年来,南钢致力于打造“创新驱动、数智化转型、新产业裂变”3条发展曲线,板材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足见,“积厚”才能“成势”。企业科技创新越主动,“积厚”越有效。若是自己不想动,外力也很难推得动,或只能“推推动动,不推不动”,成不了气候。
经济学专家指出,不少企业如今已是“微笑曲线”与“倒微笑曲线”并存。过去通常认为,价值链分配中研发和营销两端附加值较高,制造环节相对较低。但随着制造业技术含量不断抬升,这根“微笑曲线”在不少领域被拉平,甚至反转成“倒微笑曲线”,即产品制造格外优异,使得中间高于两端。像南钢那样多些历史耐心,不惧艰难险阻,在自主创新上狠下功夫,就能因高质量产品而铸就辉煌。
“卡脖子”也已成热词。比如密封件虽小,但在核电等装备领域却是“1%决定99%”。中国企业下决定攻关,终于突破了这个“卡脖子”难题。自主创新,优化产业链,就要勇于突破“卡脖子”难题。同时也应看到,在全球产业链体系中,彼此交融、难以切割,无论何时,都需要开放合作、互通有无。前提是自己必须在某些领域形成长项,以对冲外部掣肘,确保彼此都拥有安全感。从这个视角看,靠自主创新拉长长板也是破解“卡脖子”难题之道。换句话讲,“南钢型企业”越多,越不容易被“卡脖子”。企业是创新主体,责无旁贷。
切记: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人民生活赖之以好。抓科技创新,不能等待观望,不可亦步亦趋,当有只争朝夕的劲头。
版权声明
1、本文为南京日报、金陵晚报、南报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本网站摘录或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信息版权属于原媒体及作者。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