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平旭
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是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指明“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强调“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这集中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坚定立场和坚强决心,为新征程上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根本指针、指明了实践路向。
“自然是生命之母,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习近平总书记的论断透彻地阐明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科学原理。大自然是包括人在内一切生物的摇篮,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人类作为自然界的产物,在同自然的互动中生存、生产、生活、发展,人与自然之间共生共荣。因此,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和源泉。只有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自觉地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才能解决好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生态矛盾,避免工业化进程中带来的环境创伤。党的二十大报告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意味着中国式现代化绝不走西方工业化的老路,而是把发展和保护、利用和修复有机统一起来,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既要在我国高质量发展中创造更多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主张,回应了人民群众所想、所盼、所急,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的价值追求。可以预见,随着中国式现代化不断推进,良好生态环境会愈益成为人民幸福生活的增长点,美丽中国将以更高的颜值展现在世人面前。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战略家、理论家的深刻洞察力、敏锐判断力和战略定力,以对中华民族、子孙后代乃至全球发展高度负责的情怀和担当,准确研判我国生态系统脆弱、资源和环境容量有限的基本国情,直面经济粗放增长带来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顺应时代潮流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环境期待,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深刻地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科学地阐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原理,突出强调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系统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要求。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我们党的重大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态智慧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新时代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下,我们党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创造性地把绿色发展纳入新发展理念,提出美丽中国的战略部署,领导和推进一系列具有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的工作。从部署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到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到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正在成为人们的思想共识和自觉行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从认识到实践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要步伐,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进入认识最深、力度最大、举措最实、推进最快、成效最显著的时期,这根本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在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指引。
新时代新征程,生态文明建设已进入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满足人民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攻坚期,也到了实现高质量发展、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的窗口期,建设美丽中国犹如逆水行舟,必须在全党全社会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攻坚克难,务求必胜。其中,最根本的是,必须坚持和加强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领导,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扛起保护好生态环境"国之大者"的重要使命,确保党中央关于推动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落地见效。党的二十大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战略高度突出强调:“我们要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还从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以及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等四个方面,对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期的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作出系统部署,指明具体路径和举措。深刻领会报告的新理念、新论断、新举措,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更加自觉地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系统掌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在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上下功夫,保持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坚定不移朝着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砥砺奋进。
作者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基地主任、教授,南京政务舆情研究院特邀专家
编辑:褚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