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志愿者队伍壮大,志愿服务人人可为”

2022-10-06 09:13:00|图文来源:南京日报

联合国青少年“爱心大使”周瑞动员4万多名大学生参与公益——

“志愿者队伍壮大,志愿服务人人可为”

□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余梦迪

近日,下午2点,溧水区中医院妇产科主治医师周瑞准时来到位于溧水区中医院的红蓝丝带艾滋病VCT(自愿咨询检测)门诊。这是个全免费的门诊,由周瑞和另外11名志愿者轮流“站岗”。

作为南京百万青年志愿者中的一员,周瑞坚持做志愿者十多年,足迹遍布全国130多个市、区(县),在110多所学校开展320余场讲座,动员南京19所高校4万多名青年参与公益,累计服务时长超7200小时,见证了文明南京、志愿之城的精神底色。

“我一直认为,对一个艾滋病人的关心,就是对一个家庭的关心,家庭稳定社会才能健康发展。”周瑞告诉记者,大多数老百姓都知道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也知道日常生活不会感染上,但是当真正接触时,很多人就开始有顾虑了,“我们志愿服务,就是要消除大家的顾虑。”

不管工作多繁忙,周瑞每年都坚持为高校大学生上“开学第一课”,以及进行各类志愿服务培训指导,被学生们亲切地叫作“大哥”。近年来,在各级青年志愿者协会的支持下,他牵头成立了7个服务分队和4个特色小组,为在宁高校培训骨干志愿者1.5万人次。现在,越来越多的小伙伴加入团队,与他一起并肩战斗。

与此同时,周瑞把自己的防艾经验带到日常工作中,影响并带动了身边的一群人加入志愿服务队伍,还成立了溧水区中医院预防艾滋病“青年讲师团”志愿者队伍。

“十余年与艾滋病患者接触的经历,我深知他们就诊的各种难处。我就请示院领导,在大家的支持下,开设了现在的艾滋病VCT门诊。”周瑞说。他和其他志愿者共同排了值班表,完全公益性。此外,他还与白马、晶桥、和凤等乡镇建立“青春护航”长效一对一帮扶机制,致力于青少年生命安全健康教育。

志愿服务工作之余,周瑞也喜欢观察其他志愿者的志愿服务日常,并用手机记录下来,“有一群和我一样的志愿者愿意为这座城市而努力,一起建设文明南京,我很自豪。”

“在南京这么多年来,我看到哪里有需要,哪里就会有青年志愿者,他们助力环境整治、帮扶困难群众……志愿服务实现人人可学、处处可为。”周瑞直言,像他一样的志愿者不在少数,越来越多的人积极主动地参加志愿服务,志愿者队伍在不断壮大,志愿服务领域也在逐步拓宽。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共青团南京市委、南京市青年志愿者协会等联合开展了系列志愿服务工作,数万名青年志愿者在防疫一线展示了担当、贡献了青春力量。

“对志愿者最好的致敬,就是让自己成为志愿者,让志愿服务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周瑞一直这样激励身边的人。

联合国青少年“爱心大使”、江苏“最美人物”、江苏好人、江苏好青年、江苏省优秀志愿者……周瑞获得了100多项全国以及省市荣誉。周瑞说,这得益于南京志愿服务奖励、优待机制的增多,增强了志愿者们的荣誉感。

截至目前,我市通过“志愿汇”“志愿江苏”等平台实名注册的青年志愿者已超100万人。打造了一批重大赛会志愿服务及“保护母亲河”“七彩志愿服务进社区”“公益暑托班”“一杯姜茶·温暖南京”“春运暖冬行动”等青年志愿服务品牌项目,涌现出例如“博爱心愿浴室”助老志愿服务项目的高洁、“红蓝丝带公益行动”青少年预防艾滋病志愿服务项目的周瑞、“绿水行动”志愿服务项目的盛健等优秀青年志愿者典型。

版权声明

1、本文为南京日报、金陵晚报、南报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本网站摘录或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信息版权属于原媒体及作者。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赵秋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