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报网讯(记者 王怀艳 通讯员 陶洁) 11日上午9点,江宁区淳化街道农艺师王志强准时点开“竹镇100亩实验田项目沟通群”,在群里@实验田种植户陈玉国,“今天水稻生长情况怎么样?近期天气炎热,要注意防高温。”5分钟后,100公里外的陈玉国传来数张水稻不同角度照片。据悉,这是“土桥大米”首次跨地种植。
“土桥大米”是江宁淳化街道的“拳头”产品,其外观色泽晶莹,口感清香松软。普通包装的“土桥大米”市场售价每斤3—5元,精品装每斤10—15元,是普通大米售价的3—5倍。去年12月底,江宁区文明办副主任赵冬被派驻到六合区烟墩社区担任第一书记,在了解到社区2001户农民主要以水稻种植为生,且当地有1.3万亩水稻种植良田后,赵冬萌生了将“土桥大米”引进烟墩社区的想法。
说干就干,赵冬立即联系淳化街道农业主管部门,在其支持下,烟墩社区与淳化街道所属南京新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达成共建协议。双方先行实验种植100亩,由新淳公司在新一季水稻种植期,免费为烟墩社区提供“土桥大米”秧苗,同时指定一名农艺师在水稻生长全周期提供技术指导。收获后,新淳公司将以每斤1.5元收购烟墩社区产出稻谷,比国家收购指导价高出0.19元。
本次实验由种植户陈玉国承接,他算了一笔账:往年,他家种植的是杂交稻,亩产稻谷1100斤,按收购价每斤1.45元测算,每亩产值1595元;改种“土桥大米”后,亩产预计将增至1400斤,按每斤1.5元测算,每亩产值有望达2100元。对比下来,每亩预计增收500元。
未来,新淳公司和烟墩社区将进一步扩大种植面积,带动烟墩社区更多农户实现增产增效、共同富裕。
版权声明
1、本文为南京日报、金陵晚报、南报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本网站摘录或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信息版权属于原媒体及作者。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