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偿传授研究成果和技术,徐善金带领村民共同富裕——
“我的梦想是成为种鸽界‘袁隆平’”
把适量的维C粉末倒进水箱,搅拌均匀,经管道源源不断输送至鸽笼……19日一早,在位于六合龙袍街道团结村的高产蛋鸽种源繁育基地,南京东晨鸽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善金就忙活开了:“天热了,鸽子也要防暑降温,含有维C的水就是它们的‘绿豆汤’。”
2011年从南京农业大学动物遗传与育种研究生专业毕业后,徐善金一直在蛋鸽行业中“摸爬滚打”,并于2015年选择扎根农村创新创业。他带领团队攻坚技术难题,培育推广高产蛋鸽新品种,逐步成长为江苏省乡土人才、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农业农村部双创带头人典型,当选省第十四次党代会代表。徐善金说:“投身乡村振兴大潮责无旁贷,带领乡亲共同富裕初心不改。”
自主研发培育,破解行业发展技术难题
连日来,东晨鸽业的蛋鸽种苗坐着货车,前往全国各省份“安家落户”。各地养鸽人为何不辞辛苦前往东晨鸽业求购种苗?“在核心技术‘加持’下,我们繁育的蛋鸽新品种,年产蛋率要比普通蛋鸽提高23.1%。”徐善金一语道破玄机。
徐善金的核心技术,就是自别雌雄高产蛋鸽生产技术。此前,蛋鸽养殖业的发展一直面临两大“拦路虎”:一是产蛋率低,平均每对蛋鸽年产蛋只有65枚左右;二是蛋鸽雌雄难辨,小鸽子要长到4—5个月龄才能从外观、行为上辨别出公母,饲养公鸽抬高了养殖成本。
怀揣“用专业所学,将蛋鸽养殖从肉鸽养殖中分离出来,建立一种新型蛋鸽养殖模式,培育出更优良品种”的愿望,创业之初,徐善金就在鸽舍旁搭了一间不到10平方米的红瓦房,日夜听着鸽子“咕咕”的叫声,一住就是4年半,套袋、穿刺、标记……一系列规模试验、不断杂交优选,最终自主研发培育出高产蛋鸽新品种——东晨1号。
他介绍,与普通蛋鸽相比,该品种不但年产蛋率明显提升,而且公母自别率高达99%,满月的公鸽可直接当乳鸽出售,降低饲养成本,养殖经济效益提升25%,一举破解了限制蛋鸽养殖业发展的两大瓶颈问题。2018年,一种高产蛋鸽自别雌雄配套方法取得国家发明专利。
坚持科技赋能,如今,东晨鸽业已申请专利32项,其中27项获得授权,2项获市科技进步奖。其间,徐善金的养殖事业也在飞速发展——养殖数量从起初的6000只鸽子,扩大到当下14万多只的规模,稳居华东地区前三;销售收入从最初的100万元,增长到去年的接近4000万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超60%。
免费技术服务,引领50多名青年返乡创业就业
看着自己的鸽子“病歪歪”,一筹莫展的李东急忙跑到徐善金的办公室求助。徐善金放下手头工作,立即跟着他来到鸽舍,一番检查后迅速开出“药方”——使用霉菌清洁剂定期给喂料的管道清霉,让鸽子“吃”上干净饭。照方抓药,没几天,李东的鸽子就恢复了生机,“养殖中遇到疑难问题,找到善金就能找到解决方法。”
“80后”的李东是土生土长的龙袍人,曾一直在外地开小超市,每年收入只有5万—6万元。看着徐善金的养殖事业蒸蒸日上,2017年,他尝试跟在后面学习养殖技术。“喂食、治病、管理、运输、销售……我想学什么,善金就教什么,不但不收学费,还发工资。”李东乐呵呵地说。
出师后,李东在东晨鸽业旁边“另起炉灶”,以便遇到困难随时向徐善金求教,从1000对鸽子起步到如今4000对的规模,年销售收入超30万元,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李东只是在徐善金带动下返乡创业就业的一个典型。不忘入党初心,徐善金探索出“公司+返乡创业青年+农户+合作社”发展新模式,无偿传授自己的研究成果和技术,帮助大家提高养殖水平。截至目前,他成功引领50多名返乡青年就业创业,带动、发展鸽子养殖户500多户,促进增收3000万元,被当地百姓亲切地称为“蛋哥”。
助力苏陕协作,8次赴山阳带动200多户村民增收
这段时间,徐善金忙着与千里之遥的陕西省山阳县3个村集体对接蛋鸽养殖事宜,“从鸽舍设计,到设施设备安装,我要全程参与指导。事关当地村集体、村民增收,可一点儿都不能马虎。”
徐善金与山阳因苏陕协作结缘。由于六合区对口帮扶山阳县,2018年初,徐善金等企业家一行走进山阳。转了一圈后他发现,当地的温度、环境非常适合蛋鸽生长。在六合区派驻山阳县挂职干部的推动下,一些村民有了养蛋鸽的想法。
山阳县西泉村村民徐兵虎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徐善金不但帮他设计鸽舍、指导设施设备安全,还提供了1200对鸽苗。因不放心途中运输安全,徐善金独自一人全程押运约1000公里,看到所有鸽子安全进舍才松了一口气。
徐兵虎没有养殖经验,徐善金就安排技术员给予全过程线上“云指导”,自己还不定期前往“传经送宝”,并主动提供销售渠道。在徐善金的全力帮助下,不到半年,徐兵虎的鸽蛋销售额就突破15万元,2019年起时常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
截至目前,徐善金已与山阳4个村集体开展合作,并先后8次赴山阳开展技术指导,累计带动200多户村民增收。这些从东晨鸽业引进的蛋鸽,被当地老百姓亲切地称为“扶贫鸽”。
徐善金透露,目前,他正联合南京农业大学、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等科研院所开展技术攻关,持续改良高产蛋鸽新品种。“我的梦想就是成为种鸽界的‘袁隆平’,为农民增收致富、农业农村现代化、乡村振兴作出新贡献。”徐善金坚定地说。
□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孙敬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