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国殇 砥砺前行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85周年活动
南报网讯(记者 江瑜) 85年前的7月7日,卢沟桥的枪声响起,日本侵略者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中国军民奋起抵抗,全民族抗战爆发。85年过去了,硝烟散去,中华儿女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不忘国殇,砥砺前行。昨天上午,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在公祭广场举行升旗仪式及悼念活动,缅怀遇难同胞,昭告世人铭记历史,珍爱和平。(更多报道见A3版)
上午10时,升旗仪式开始。全体人员面向国旗肃立致敬,脱帽行注目礼,少先队员行队礼,全场高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
“我仰起头,向着远去的战争凝望,有一座丰碑,树立在一个民族的心房……”升旗仪式后,南京市青少年代表、来自南京市金陵中学实验小学的学生们朗诵抗战诗文《民族的丰碑》。朗诵结束后,纪念馆仪仗队4名队员向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献出生命的革命先烈和民族英雄、所有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同胞、南京大屠杀死难者敬献花篮。全体人员依次向前敬献鲜花。
“作为幸存者后代,我们对当年的历史有着更深的感悟,14年抗战,无数中华儿女用生命书写精忠报国的诗行。”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的外孙女夏媛带着儿子李玉瀚当天也来到现场。仪式结束后,夏媛向大家讲述了外婆家在1937年南京大屠杀期间的不幸遭遇。在纪念馆《南京大屠杀史实展》中,挂着夏淑琴一家的全家福,夏媛指着照片说:“外婆每次提到往事,总是叮嘱我们不忘历史,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和平。”李玉瀚是一名小学五年级学生,也是一名和平宣讲小使者,他通过讲述让自己家的故事被更多人知晓,让大家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小小少年立下志向,“我长大后,要努力工作,报效祖国!”
纪念馆馆员代表王立在纪念馆“和平墙”前,为大家讲解了“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八个大字的由来。王立表示,以史为鉴,才能更好开创未来。新的征程上,我们要大力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传承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强国复兴有我”的使命担当,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南京市青少年代表、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后代代表、纪念馆馆员代表等参加了仪式。央视新闻客户端进行了现场直播。
版权声明
1、本文为南京日报、金陵晚报、南报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本网站摘录或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信息版权属于原媒体及作者。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