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报网讯(通讯员 钱书荣 记者 邓露洁) 23日上午,玄武区台城花园社区第一党支部书记戴桂萍散步时,特地绕路去了小区5幢楼下。“5幢地面硬化、安装充电桩”,正是她今年认领的“书记项目”,对此她格外上心。网格党支部书记认领“书记项目”,是台城花园社区基层治理创新之举,今年社区还为支部书记聘请高校研究生助理,让高飞的“头雁”凝聚起社区治理力量。
在台城花园社区,提起“头雁”,除了社区党委外,还有网格支部书记。今年67岁的戴桂萍,2008年从老书记手中接过支部书记“接力棒”,一当就是14年。像这样的网格党支部,台城花园社区一共有10个,平均年龄超68岁,大多为企业退休职工。“网格党支部里‘能人’不少。”台城花园社区党委书记于英梅细数道,有人是“南京好市民”,也有人曾获“五好文明”家庭标兵。
去年起,借由台城花园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提档升级契机,玄武门街道总结形成社区治理“365”工作法,即凝聚3股力量、走实6条路径、培育5种特质。其中,网格党支部书记正是3股力量之一。于英梅介绍,如今,社区成立由社区党委书记、网格党支部书记等组成的“台城砖”书记工作室,采取新老书记结对、书记党员结对等形式,形成“书记教书记、同行学同行”的生动局面。
同时,社区搭建“城墙根”议事平台,每月第一个周五,社区、网格党支部书记、党员先锋户、群众代表、物业公司等齐聚一堂梳理需求。今年,社区梳理出36项民生实事清单,共建单位积极认领,网格党支部书记也明确各自的“书记项目”。
鸡鸣山庄60号楼道安装转角椅、西家大塘25号树木修剪、北极西村35号安装快递柜……前不久,10个网格党支部年度“书记项目”一经公示,不少居民拍手叫好。“项目都不大,但办好了贴居民的心。”第二党支部书记郭桂晓说。
戴桂萍明显感觉到,自己比之前“忙”了不少。过去,她主要负责开展支部党员学习,如今更多心思花在参加居民议事会、跟进书记项目上。今年,她负责的书记项目已阶段性竣工,裸露的黄土地重做硬化,居民雨天也不会踩一脚泥,充电桩加装后,飞线充电的安全隐患也降低了。看着自己住了20多年的社区一天天变美,戴桂萍有说不出的成就感。
让“头雁”飞得更高。玄武门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社区还聘请了东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10名研究生,担任网格支部书记助理。就在上周,老书记与新助理首次线下对接,未来将充分发挥校地党建联盟功效,让基层治理更添活力。
版权声明
1、本文为南京日报、金陵晚报、南报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本网站摘录或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信息版权属于原媒体及作者。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