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信部印发《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了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评价或认定标准,不仅对评价认定工作进行规范,更对培育管理提出系统性要求。
优质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强、成长性好,是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的基础力量,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坚强支撑。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优质中小企业培育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去年我市先后出台《南京市推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关于加快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若干措施》,培育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从总体来看,创新型中小企业评价标准不够统一,不利于政府、社会和市场合力提供精准服务。
此次新《办法》提出优质中小企业的三个梯度,层次分明、相互衔接,既有利于不同层次的企业看清差距和不足,明确努力方向,也有助于各级中小企业主管部门提高服务的针对性、精准性和满意度,有助于相关社会组织提供公益性服务,有助于市场化服务机构提升服务精准性,深入细致地支持优质中小企业成长。其意义绝不仅仅是认定一批优质企业,更重要的是通过培育服务、引导带动,引领广大中小企业坚持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实现高质量发展。
去年以来,我市以构建“十百千万”梯次发展的专精特新企业群体为目标,打造“六大工程”、实施“十条措施”,完善全周期、全要素企业培育体系,大力引导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去年全市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9家,数量位列全省第一;新增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1家,新增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6家,数量均位列全省前列。此次新《办法》的推出,为我市优化中小企业发展环境、服务企业走“专精特新”之路创造了更好条件。
当前,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微企业面临成本上升、需求乏力、利润下降等多重压力,亟需纾困解难。“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这是党中央的明确要求。近段时间,我市出台一系列稳经济举措,扎实抓好各项工作,经济运行呈现加快复苏达产、环比明显改善的良好势头。接下来,服务企业要再加力,既要助企纾困、迈过眼前难关,也要助推企业走上创新发展之路,增强内生动力。
前不久,市委主要领导在区委书记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全力优环境增预期,让广大企业真心感受到南京是一座“值得信赖、可以托付、必有发展”的城市。我们期待政府和社会力量共同努力,不断优化发展环境、加强服务支持,进一步提升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工作的系统化、规范化和精准化水平,以更大力度服务企业走好“专精特新”之路,支持企业通过创新获取澎湃发展动能,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
版权声明
1、本文为南京日报、金陵晚报、南报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本网站摘录或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信息版权属于原媒体及作者。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