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南京市档案馆获赠数百件珍贵档案

2022-06-10 07:44:22|图文来源:南京日报

市档案馆获赠数百件珍贵档案

一份档案直接证明地下党身份

南报网讯(记者 余梦迪 通讯员 王宇) “兹有刘有余同志愿献身为人民解放事业奋斗,已于一九四六年一月参加革命工作,其家属得受光荣之工属待遇,特给此证。”这是一张由老党员刘尚可捐赠的其父亲、中共地下党员刘有余的革命职员家属证,签发日期为“公历一九四九年十一月二十四日”,是市档案馆目前获赠的第一张可直接证明地下党身份的档案。

昨天下午,南京市档案馆举行庆祝第15个国际档案日系列活动。会上,多名爱心人士捐赠了数百件档案资料,除了这份地下党身份档案,还有革命职员家属证、珍贵丝织、蔡氏家谱、云锦丝织业技术档案资料,援疆过程中为农业发展繁育良种的珍贵资料,父母抗战期间的书信、日记等。

记者在现场看到,可直接证明地下党身份的档案上写有“右给刘有余家属刘陈静秋先生收执。来历:地下党,曾任何职:跑交通。”中间还有一款方形印章——南京市人民政府印。最为珍贵的是,当时的签署人是刘伯承。刘尚可认为,这是一个值得珍藏的老物件,应当捐出来,被更多的人看见。 

今年80多岁的潘宝欣、郭瑞青夫妇是原南京农学院的学生,当天捐赠了他们在1963—1985年援疆期间,为新疆农业发展繁育良种的珍贵资料。潘宝欣老人指着自己的超龄团员纪念证说,捐赠这些老物件是因为它们可以“讲述”当时一代人的故事,能给后代有所教育。

此外,著名书画家赵绪成先生的女儿赵蓉捐赠了父亲的书法作品《寻隐者不遇》,南京轻纺产业集团捐赠了一批原中兴源丝织厂早年生产的珍贵丝织品及一幅长达19.21米的金箔绘卷《共产党宣言》。当天,市档案馆还聘请了一批南京城市摄影队担任特约摄影师,征集一批优质的摄影作品,丰富南京的城市影像档案。 

“档案工作是党和国家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基础性工作,今天接收的档案以及馆内的珍藏,都弥足珍贵。”市档案馆副馆长王长喜说。

版权声明

1、本文为南京日报、金陵晚报、南报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本网站摘录或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信息版权属于原媒体及作者。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作者:余梦迪 王宇 责任编辑:季晨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