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江瑜
“建宁西路过江通道工程水上工作平台发现一头受伤的江豚!”
5月9日下午,南京举办江豚救援模拟演习,设定场景为在建宁西路过江通道工程水上工作平台附近200米发现受伤搁浅的江豚,随即围绕它的救援行动紧急展开。
模拟演习中,建宁西路过江通道工程作业人员发现一头右鳍受伤的江豚,随即向南京江豚水生生物保护协会求助,随即协会派出江豚应急救助小组前往现场。在“救援现场”,只见靠近江边的浅滩里,一头“江豚”因为受伤搁浅,救援人员立即在它旁边设立了警戒区,制定救援方案。经过观察,周边并没有其他江豚活动迹象,初步判断它是独自“外出”遭遇意外。由于受伤并搁浅,小家伙需要立即转移保护,并处置伤口。救援人员来到小家伙身边,小心翼翼地靠近它,经检查,它右鳍的伤口并不严重,不影响生命安全,现场救治后排除了危险。随后,救援人员将它搬离搁浅区,运到安全的水域后进行放生。
南京江豚水生生物保护协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南京江豚保护区内的江豚活动基本稳定,种群数量稳中有升,春季以来多次观测到怀孕母豚,今年南京活动的江豚家族再添新丁,市民可在下关滨江中山码头、火车公园,以及江心洲北岸等地近距离观赏到江豚活动的身影。
为了更好地保护长江南京段的江豚,建宁西路过江通道特别采取了一些保护性施工办法,如工程搭建的水上建设平台采用噪声低、振动小的新型工艺,无泥浆外溢,不会影响平台周边江水水质,施工场地周边安放驱豚仪和声学记录仪,并配套设置相应的报警装置。一旦发现江豚出现在施工水域或有靠近施工水域的趋势,会视具体情况,采取暂停施工让其安全通过、或利用超声驱赶仪驱离施工区,避免意外伤害发生。
版权声明
1、本文为南京日报、金陵晚报、南报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本网站摘录或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信息版权属于原媒体及作者。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