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江宁区集中医疗救治中心顺利接生10名新生儿

2022-03-29 07:44:04|图文来源:南京日报

江宁区集中医疗救治中心顺利接生10名新生儿

为了宝宝的第一声啼哭,她们拼到衣衫尽湿

“抗疫宝宝”的父母周驹和何强。 通讯员 邓姗姗 供图

□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王怀艳  通讯员 邓姗姗

“小宝,快来看,这是你的妈妈……”28日,在江宁区集中医疗救治中心——江宁中医院产科病房,胡子拉碴的周驹小心翼翼托着刚出生2天的儿子,轻轻送到体力尚弱的妻子面前。这是江宁中医院被确立为该区集中医疗救治中心以来,顺利接生的第10名新生儿。“抗疫宝宝”的出生,凝聚了社区、医院等众多保障人员的心血和努力。  

新生儿“小宝”的父亲周驹,今年33岁,原籍扬州,母亲何强来自芜湖,今年27岁。这对新手爸妈多年来一直在南京做二手车生意,并把家安在了江宁区中粮鸿云小区。

时间拨回到10天前。 

19日,周驹接到通知,即日起,出于疫情防控需要,中粮鸿云小区将实施管控管理,所有人员均需居家健康监测。“小宝”预产期是3月28日,到时怎么去医院待产?周驹还没来得及向东山街道大里社区反映困难,次日一早,网格员贝贝就主动联系周驹,告诉他社区已经留意到他家有产妇的特殊情况,并详细了解何强目前的身体状况、预产期及历次产检报告等,为她对接 “绿色通道”。 

原来,为确保江宁区管控、封控小区及医学观察点内所有群众医疗救治需要,江宁区明确,自18日起,江宁中医院将作为该区集中医疗救治中心,服务上述范围内所有病患,孕产妇及新生儿的保障是重中之重。在医院组织下,各管控、封控小区及医学隔离观察点以最快速度摸排统计出目前共有520余名孕产妇,其中,预产期在3月的有20人。 

何强就是预产期在3月的孕妇之一。26日凌晨3点半,何强在睡梦中被阵痛惊醒。周驹立即操起电话打给贝贝,告诉她妻子羊水破了。很快,贝贝带着4名工作人员及接送专车等候在小区门口。5点不到,何强到达医院产科病房。 

病房内,产科主任李春霞快速对产妇进行各项生命体征检查,并通知手术室、物料室、血库等做好准备,马上为何强实施剖宫产手术。“这是早就定好的预案,”李春霞介绍,自确认3月将有20名产妇名单后,科室就为各产妇建档立卡,详细记录各产妇及胎儿身体状况,并针对不同情况制定接生预案。“何强腹内的胎儿,体重超8斤,属于巨大儿,因此不建议其顺产。”李春霞说。

26日上午10:00,所有术前准备一切就绪,产妇情绪也稳定下来。何强在周驹的期待中被推入手术室。上午11:05,“哇……”一声响亮的啼哭响彻手术室,体重8斤4两、各项生命体征良好的“小宝”出生了。此时,手术室内,包括主刀医师祝蓉蓉在内的5名医师已全部衣衫尽湿。作为全区集中医疗救治中心,医院各项防控举措全面升级。手术过程中,医师们除了要正常穿戴手术服,还需在里面穿一层防护服,戴两层手套及防护镜。“疫情防控背景下,医生实施手术的难度更大,体力消耗更多。以前约需20分钟至半小时的剖宫产手术,如今需要40分钟。”祝蓉蓉说,“虽然医护人员更加辛苦,但每次听到‘抗疫宝宝’的第一声啼哭,大家立马就不累了!” 

如今,“小宝”能吃能睡,一顿吃奶30毫升,一天能吃七八次,且“饭量”还在增加。产妇何强也恢复得很好,已经能下地走动。再过2天,“小宝”和何强就能出院回家了。“奶奶天天隔着视频看小孙子,回去就让她好好抱抱!”周驹笑呵呵地说。

版权声明

1、本文为南京日报、金陵晚报、南报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本网站摘录或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信息版权属于原媒体及作者。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作者:王怀艳 邓姗姗 责任编辑:顾敏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