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蔬菜迎来节前采摘销售旺季
韭菜碧绿芦蒿香,田间地头采摘忙
冬日寒风瑟瑟,田间地头却格外“热乎”。1月23日上午10点,68岁的八卦洲居民王桂兰已在田间大棚里忙活了一个多小时。每年春节临近,她都会到村里的耀凯合作社“上班”,采收新鲜上市的芦蒿。
1月23日,栖霞区八卦洲街道外沙村村民正在耀凯合作社大棚内“抹”芦蒿。
大棚里,一畦畦绿油油的芦蒿鲜嫩碧绿,还没走进去,便能闻见一股清香。王桂兰手戴胶皮手套、坐在小木凳上,表情专注地“抹”着芦蒿。
她左手掐着芦蒿尾,右手将芦蒿秆上的叶子从上到下一下子全部“抹”下来,一气呵成,动作特别快。“先用镰刀把芦蒿割下来,这么一‘抹’,再把头上的叶子一掐,洗一洗、切一切,就能上锅炒啦。”作为一个地道的老八卦洲人,王桂兰说,清炒芦蒿是本地人过年必吃的一道菜。
“一般七八月份,我们会把冬春芦蒿的种子扦插下去,到了12月蒙上薄膜,春节前就上市了。”八卦洲街道农业农村办副主任、耀凯合作社负责人陈雷告诉记者,春节前15天正是合作社最忙的时候。
“我们平时只有30来个农民在大棚里帮忙,现在差不多超过100人,过年嘛,正是吃芦蒿的时候。”陈雷介绍,八卦洲是长江中的第三大岛,水质土质独特,产出的芦蒿十分清香,且入口带有一丝甜糯感。因此,八卦洲芦蒿品质、品相、口感均十分出众,畅销各地。
在耀凯合作社,种有芦蒿的大棚总计120个,种植面积约100亩,亩产约2000多斤。
“这两天我们上午采收的芦蒿,都是直接发往江宁的众彩市场,下午采收的则第二天一早运往武汉。”看着一捆捆新鲜上市的芦蒿被抱到车上,陈雷笑眯了眼。当前,八卦洲芦蒿在市场上的价格约为7-8元/斤,而耀凯合作社批发给众彩市场的价格在4—5元/斤,运往武汉等外地的芦蒿则是“外来新贵”,价格约12元/斤。
除了鲜美的芦蒿,八卦洲还有很多本地生态蔬菜在节前陆续上市。“我们合作社的韭菜也卖得很好,是老南京人喜欢吃的那种‘野韭菜’。”陈雷说,八卦洲的韭菜相比市场上卖的韭菜,个头要稍微小些,颜色碧绿,并非“粗枝大叶”,但是特别嫩,独有一种“野韭菜”的香味,也深受消费者欢迎。
同样,在距离耀凯合作社不远的红杜鹃生态农业园,记者还看到了很多本地春节蔬菜市场的“火热菜品”。园区入口处左侧550亩的“两无化”蔬菜基地上,偌大的空间被划分为块状,矮脚黄青菜、菠菜、生菜、大蒜等十余种蔬菜绿意葱葱、鲜翠欲滴,有的还挂着颗颗水珠,头顶的诱虫灯和“黄板”在辅助灭菌、杀虫,园区里满是泥土的芳香和蔬菜的清甜。
现场,数名村民戴着口罩和手套,左手“拎”着菜、右手拿小镰刀,快速收割蔬菜后进行称重。“矮脚黄青菜是冬季南京人最爱吃的蔬菜之一,水灵灵、脆生生的,好吃得很!”村民谢家芝嘴上跟记者说着话,手上功夫却是不停,称好50斤蔬菜后放进竹篮,稳当当地捧上配送车。
红杜鹃生态农业园负责人告诉记者,早上8点不到,9辆配送车已准备出发。“仅需两小时,大伙儿就能收到从八卦洲田间地头直达的新鲜绿色菜,价格也比一般农贸市场优惠30%左右。”该负责人说,进入年货季,园区已收成“两无化”蔬菜137.5万斤,每天配送5000斤,将无公害的新鲜优质蔬菜送到老百姓餐桌。
南报融媒体记者 朱旖旎 肖凡 通讯员 张士超 徐志祥
版权声明
1、本文为南京日报、金陵晚报、南报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本网站摘录或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信息版权属于原媒体及作者。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