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南京海外“朋友圈”好友已有99个

2021-12-23 07:20:48|图文来源:南京日报
南京国际友好城市展览馆一百七十件实物和珍贵文件资料,浓缩了南京国际“朋友圈”成长发展的历史。 南报融媒体记者 段仁虎摄南京国际友好城市展览馆一百七十件实物和珍贵文件资料,浓缩了南京国际“朋友圈”成长发展的历史。 南报融媒体记者 段仁虎摄位于河西南部低碳生态核心示范区内的南京国际友谊公园,6座由各国友好城市创作的雕塑艺术品落户在公园各处,风格迥异的雕塑吸引市民驻足欣赏。图为俄罗斯雅罗斯拉夫尔市雕塑《伏尔加》。 南报融媒体记者 崔晓摄位于河西南部低碳生态核心示范区内的南京国际友谊公园,6座由各国友好城市创作的雕塑艺术品落户在公园各处,风格迥异的雕塑吸引市民驻足欣赏。图为俄罗斯雅罗斯拉夫尔市雕塑《伏尔加》。 南报融媒体记者 崔晓摄

今年是中国文莱建交30周年,也是南京与文莱首都斯里巴加湾市结好10周年。 

12月初,庆祝中国文莱建交30周年暨南京与斯里巴加湾市结好10周年纪念活动在南京举行。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 

记者从市外办了解到,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国际友好(合作)城市工作,积极开展国际友城交流,截至目前,已与国外99个城市缔结友好关系,国际“朋友圈”越来越壮大。 

南京与文莱交往绵延600多年

斯里巴加湾市是南京在“一带一路”沿线结交的一个“好朋友”。 

文莱古称浡泥国,与南京友好交往源远流长。自1991年中文建交以来,南京市与文莱交流合作更加频繁。 

2011年,我市与文莱首都斯里巴加湾市结为友好城市,也是目前中文两国唯一一对友好城市。 

2018年,在两国元首见证下,两市续签友城协议,并列入两国联合声明。 

2021年11月22日,中国与东盟的关系迎来又一次提质升级。在当天举行的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纪念峰会上,双方正式宣布建立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站在“三十而立”的关键节点,为区域合作注入新动力。 

随着两国“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建立,中文关系步入历史最好时期。 

自2018年11月续签友城协议书以来,南京市与文莱及斯里巴加湾市在文化、教育、体育、经贸、人员往来等领域交流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文中两国合作发展前景光明,相信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合作不断深化,以及两国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不断推进,斯里巴加湾市与南京的友谊也将更加深厚、合作也将更加密切。”文莱驻华大使拉赫玛尼在庆祝中国文莱建交30周年暨南京与斯里巴加湾市结好10周年纪念活动上表示。 

南京海外“朋友圈”遍布五大洲

随着城市对外友好交流和开放合作深入开展,截至2021年12月,南京已在全球结交了23个友好城市,76个友好合作城市,共计99个,遍及五大洲52个国家。其中,亚洲友城21个,欧洲友城43个,非洲友城7个,美洲友城25个,大洋洲友城3个。 

南京海外“朋友圈”的99个朋友,有哪些故事? 

记者了解到,南京有两座友城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见签的,一座是文莱首都斯里巴加湾市,另一座是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 

加德满都是尼泊尔首都和最大城市,位于加德满都谷地、巴格马提河和比兴马提河的汇合处,是一座拥有1200多年历史的古老城市。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全面推进,南京市和加德满都的交往尤其是人文方面的交流不断加强,两市人员互访日益频繁。南京多次派文化代表团访问加德满都,展示南京的非遗、农民画展、中华武术等。 

圣路易斯市与南京交往已久,于1979年11月结为友好城市,是中美两国之间第一对友好城市。1979年1月1日,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同年11月2日,南京市与圣路易斯市结成友城。两个城市的结好是由外交部牵线,全国友协促成,并由邓小平同志亲自批示的。 

2019年,为纪念我市与圣路易斯市结好40周年,两市还举行了相关纪念活动。 

南京赠送给圣路易斯市一对象征友谊的明式铜椅和一张茶几,对方赠送南京一座雕塑,是一名棒球投球手,正在做投球动作。雕塑就摆放在国际友谊公园的沿湖岸边。 

在友城希腊马拉松市,也有一座纪念性礼物——“莫比乌斯环”(象征着永恒)拱门雕像,这是2018年南京赠送给马拉松市的礼物。雕塑将永久性安放在正宗马拉松赛的起点,表达对两个城市世代友好交流、共创美好未来的良好祝愿。 

此前,2016年,马拉松市市长普西纳基斯还出席了第二届南京马拉松赛事起跑仪式,为比赛鸣枪发令。 

市外办有关负责人介绍,南京结交的很多友城有不少是出于两地间的人文交流、历史渊源等原因。除了斯里巴加湾市,印尼三宝垄市也是如此。三宝垄位于爪哇岛,是印尼中爪哇省首府,也是印尼第三大港所在地。南京与三宝垄交往历史源远流长,早在600多年前的明代,从南京始航的郑和下西洋船队就曾登陆过当地,三宝垄也由郑和名号而得名。近年来,在响应和推动“一带一路”倡议进程中,南京与三宝垄市友好交往日益密切。 

另外,在日常交往中,南京遇到了很多十分“投缘”的城市,继而发展为友城。设拉子是伊朗南部最大的城市。2009年,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通过竞标,获得了设拉子的地铁项目。因为这次合作,设拉子和南京两个城市“一见钟情”,终于在2018年正式缔结友城关系,这也是南京在西亚地区的第一个正式结好的友城。 

在河西南部,有一座国际友谊公园,里面有国际友城雕塑、友城展览馆,都是免费向公众开放的。目前已成为南京对外交往的窗口和市民休闲“打卡点”。 

继续扩大海外“朋友圈”,打造国际交往中心城市 

市第十五次党代会提出,将南京打造成为国际交往中心城市。明年,南京也将迎来第100座友城。 

据了解,接下来,市外办将持续深化推动开放合作,推进共建 “一带一路”,通过扩大“朋友圈”,讲好“南京故事”。 

具体为 “三个依托”—— 

一是依托国家总体外交提升国际交往的高度。深化与文莱首都斯里巴加湾市、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的友好关系,提档升级“一带一路”交汇点重要枢纽城市经贸合作对接会,密切与澜湄旅游城市沟通对接,加强与东盟十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城市交流合作,形成链接亚太的开放格局。 

二是依托国际友城工作提升国际交往的宽度。持续深化国际友城合作,大力实施友城扩容、提质、增效工程,不断扩大南京的海外“朋友圈”,争取更多国际性专业协会和组织在宁落户、更多区域性和国际性活动在宁举办,更好推动南京在国际舞台上亮相发声。 

三是依托对外务实合作提升国际交往的厚度。统筹全市外事等资源,建设更多国际友好社区、国际商会集聚区,助力国际交往中心城市建设,不断提升城市国际检索率,全面提升城市对外开放能级。 

此外,市外办还将重点实施“四大工程”,努力提升南京的国际影响力。

一是实施城市传播力提升工程,围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绿色低碳发展、国际抗疫合作等议题,加强与C40城市气候领导联盟等重要国际组织交流合作;加强与中央和省市媒体合作,主动设置议题,利用海外社交平台,向国际社会宣介“全面建设人民满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典范城市”的南京实践;举办“宁”聚世界 共话南京—中外青年“沉浸式体验南京”短视频大赛,向世界讲好“南京故事”。 

二是实施人文交流品牌塑造工程。深挖南京资源禀赋和城市特质,联合相关部门推出“外事+文化”“外事+旅游”“外事+体育”计划,擦亮“世界历史文化名城”“世界文学之都”“国际和平城市”“世界体育名城”四张名片,提升南京文化旅游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实现南京国际影响力整体跃升,形成国际化大都市风范。 

三是实施跨文化体验空间打造工程。建好用好南京国际友谊公园和友城展览馆,逐年引进友好城市雕塑,丰富人文交流载体和多元化场景体验,举办“国际友城展览进校园”等活动,引导广大市民提升国际化意识,厚植对外交往的民意基础。 

四是实施城市国际化标识系统升级工程。推动建立完善城市公共场所中英文双语标识系统,实现重点涉外场所、机构和设施国际化标识全覆盖,为国外游客在南京旅游和消费提供便利,将南京打造成为外国人向往的旅游目的地,精准服务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南报融媒体记者 余梦迪

版权声明

1、本文为南京日报、金陵晚报、南报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本网站摘录或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信息版权属于原媒体及作者。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作者:余梦迪 责任编辑:陈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