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报网讯(融媒体记者 马金 余梦迪 通讯员 谭麒瑞) 市科协14日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南京市科普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记者了解到,2020年,我市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17.6%,位居全国第四位。
去年,中国科协组织实施了2020年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调查范围覆盖我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18至69岁公民,首次实现419个地市级行政区划单位的全覆盖。调查结果显示,2020年江苏省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为13.84%,超过了“十三五”预期目标。
市科协科学技术普及部部长张天宝介绍,2020年,全市11个行政区和江北新区都开展了公民科学素质达标调查统计,其中,鼓楼区、玄武区、秦淮区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超过20%,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此次调查获得了南京市公民科学素质水平发展状况、公民获取科技信息和参与科普的情况、公民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态度,以及公民对新冠肺炎疫情相关议题的科学认知和行为等方面的翔实数据。结果表明,南京市公民崇尚科学、理性求实、支持创新,对科技发展信息的感兴趣程度较高,参与科普活动和通过科普场所获取科学知识和科技信息的比例较高,对科普公共服务的满意度较高。2020年,南京市公民参观较多的各类科普场馆包括动物园、水族馆、植物园、公共图书馆、自然历史博物馆、科技馆等;最感兴趣的科技发展信息是“卫生与健康”,其次还有“应急与避险”“节约资源能源”“网络与信息技术”等。
在2020年调查期间,南京市公民对新冠肺炎病毒感染的症状、流行传染病传播途径和个人防控行为等题目的回答正确率都超过八成。
《规划》提到,“十三五”期间,南京市通过实施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极大提高全市公民的科学素质。调查统计表明,南京市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从2007年的4.7%、2010年的7.1%、2015年的11.8%,到2020年的17.6%,目前已位居全省首位、全国省会城市首位、全国第四位。《规划》提出,到“十四五”末,我市全民科学素质建设水平要有新提高,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确保达到22%,继续位居全省首位、全国同类城市前列。
版权声明
1、本文为南京日报、金陵晚报、南报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本网站摘录或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信息版权属于原媒体及作者。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