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2月2日的发布会现场,市场监管部门结合《南京市“十四五”市场监管现代化规划》,针对食品安全、电梯安全、进口冷链监管等市民关注的热点话题进行了解读。
通讯员 韩志军 南报融媒体记者 董家训 摄从农田到餐桌,构建全链条安全监管体系
全面推进学校食堂“明厨亮灶”建设,到2022年,幼儿园及中小学学校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覆盖率达到100%;
开展食品小作坊整治提优行动,到2025年全市食品小作坊100%建档登记,培育80家金陵名食坊;
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制假售假、滥用食品添加剂、保健食品标签宣传欺诈等突出问题……
南京市市场监管局局长时新峰表示,“十四五”时期,南京将全面实施“食品安全放心工程”,围绕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集中力量开展校园食品安全守护、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提升、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治理、保健食品行业专项清理整治、餐饮质量安全提升等系列攻坚行动。此外,南京还将构建“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全链条安全监管体系,切实守护市民“舌尖上的安全”。
通讯员 喻华轩 供图进口冷链严把“四道关”,6次拦截涉疫食品
新冠疫情发生以来,进口冷链食品成为疫情防控的聚焦点和风险点,这道“外防输入”的重要关口如何才能守得牢?
南京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姚传伟表示,将严把“四道关”,切实加强进口冷链食品监管。
严把源头防控关。南京在全省率先建立进口冷链食品集中监管制度,凡进入南京市场储存、加工、销售的进口冷链食品,必须在集中监管仓实施“批批检、件件消”。截至目前,集中监管仓累计消毒检测进口冷链食品11.15万批次、32.9万吨,先后6次主动拦截涉疫食品。
严把人员防护关。从严落实进口冷链食品从业人员新冠疫苗全程接种和两天一次的核酸检测频次要求;从严落实冷链食品从业人员每日健康监测登记和个人分岗防护要求;从严落实集中监管仓作业人员周期轮班作业、集中居住管理的闭环要求,避免与家庭成员和社区普通人群接触。
严把流通消费关。做到进口冷链食品“三专”(专用通道进货、专区存放、专区售卖)和“五个不得”(无检验检疫合格证明、无核酸检测证明、无消毒证明、无“江苏冷链”溯源信息、无集中监管仓出库证明不得销售)。
严把全程溯源关。在进口冷链食品产业的全链条推广应用“江苏冷链”溯源系统,实现来源可查、储存可控、去向可追。
重点检查老旧高层电梯,消除安全隐患
南京市市场监管局总工程师梁华介绍,未来五年,市场监管部门将全面推进国家智慧电梯监管试点城市建设,加强困人故障率高发电梯现场检查和违规执法,定期组织应急演练,在模拟演练中提高应急处置实战能力。同时持续优化96333电梯应急处置平台站点布局,加强与消防部门联勤联动,提高故障高发区域及远郊区域应急救援能力。
针对老旧电梯的风险防控,将严格落实每5年一次的载荷制动试验要求,对老旧高层建筑电梯实施重点检查。同时推动公众聚集场所和15年以上的老旧高层电梯开展安全评估,根据评估结论进行更新改造大修,消除安全隐患。
版权声明
1、本文为南京日报、金陵晚报、南报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本网站摘录或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信息版权属于原媒体及作者。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