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整治后休闲板凳咋没了?
街道:休息功能转至新建健身广场
鹂岛路为双向六车道设计,道路中间有一条小河,原来河边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个亲水平台,上面设置有休闲板凳,但数月前鹂岛路进行了环境整治,休闲板凳随之消失。此事引发部分市民质疑,他们打进南报融媒体听语热线(025—84686006),反映休闲板凳消失后,对健身的市民造成了不便。 市民们所说的鹂岛路位于南京栖霞区八卦洲街道,属于进岛的主干道。马路与一般市政道路有所区别,设计为双向六车道,中间有一条小河,两侧均有绿化带和亲水平台。
11月4日上午9点半,记者站在鹂岛路上看见,亲水平台上的休闲板凳确实消失了,只留下一排绿化带和一块空地。周围居民表示,鹂岛路周围小区较多,属于老集镇,很多人都在该路附近健身。以前健身后,大家会坐在休闲板凳上休息,一些老年人还会来此下棋娱乐。
“前几个月鹂岛路进行施工,结束后大家发现休闲板凳没有了。很多健身的市民感觉不方便,希望政府或者管养单位能恢复。”附近居民说。
休闲板凳为何取消?八卦洲街道城建中心负责人何先生解释,鹂岛路为八卦洲的主干道,建成通车已有约10年,道路状况需要整修。交通部门在今年夏季对鹂岛路进行了环境整治,并将机动车道左侧的人行道取消(宽度大约近2米),三股机动车道划线整体左移,扩大最右侧慢车道的宽度。“原来设置休闲板凳,是因为这里有人行道,方便市民休闲。现在人多车多,人行道取消后,因交管和交通等部门的规范要求,无法设置人行横道线,市民想要到亲水平台,必须横穿马路,存在安全隐患。亲水平台原来的休息功能已经消失,因此未设置休闲板凳。”何先生表示。
对于健身市民需要休闲板凳休息一事,何先生介绍,鹂岛路环境整治的时候也考虑过此事,已在鹂岛路周围修建了3个小型健身广场,供市民休闲娱乐。经过记者沟通,何先生承诺准备贴出公示,放在亲水平台上,引导健身市民去健身广场休闲。
《听语》专题由南京报业传媒集团与全市“1+11”区级融媒体中心联合推出,旨在倾听百姓声音、回应社会关切,当好政府和市民的“连心桥”。
南报融媒体记者 胥欣
版权声明
1、本文为南京日报、金陵晚报、南报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本网站摘录或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信息版权属于原媒体及作者。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