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南京老人周边城市养老逐渐增多

2021-10-14 09:45:50|图文来源:南京日报

将来我们怎么养老?到哪里养老?重阳佳节,记者就“养老”话题调查发现——

南京老人周边城市养老逐渐增多

在2021江苏国际养老服务博览会上,金陵天泉湖文娱社团的现场表演。 陆丹摄 在2021江苏国际养老服务博览会上,金陵天泉湖文娱社团的现场表演。 陆丹摄

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今天是重阳节,除了“每逢佳节倍思亲”,“养老”也是这个节日无从回避的话题。据央广网报道,南京现有60岁以上老人159.43万,占户籍人口比例22.4%,已经达到深度老龄化社会的标准。南京人怎么养老?到哪里养老?记者调查发现,除了居家养老、机构养老外,越来越多地人选择到南京周边城市异地养老。 

周边养老性价比是关键

“我在这里住了一年多,吃得好、住得好、睡得好。”在马鞍山雨山区依瑞佳老年康养中心,来自南京的87岁陈奶奶拉着记者的手,一连说了几个“好”。环顾陈奶奶住的单人间,一床一桌一沙发,茶几上摆放着自制的手工花,房间不大却温馨雅致。陈奶奶说:“马鞍山离南京很近,享受同样的服务质量,收费却比南京低1/3。我和家人都很满意。”马鞍山雨山区民政局养老服务中心主任陶彩云告诉记者,除了依瑞佳,雨山区还有岱山森林公园老年公寓、姚家寨老年公寓等养老机构受到南京老人的欢迎。 

拿退休工资生活,退休老人习惯精打细算,凡事都要算一算账。在马鞍山、滁州、镇江句容等地养老院采访过程中,“性价比”是南京老人们口中的高频词。依瑞佳老年康养中心总经理张晓宇告诉记者,目前入住康养中心的以马鞍山本地老人居多,但近两年前来咨询的南京人明显增多,其中不乏陈奶奶这样由朋友推荐而来的老人。 

滁州市琅琊区信德养老护理中心总经理赵旭告诉记者,去年4月开业时,就有3对南京的老年夫妻住进标准间。他分析认为,南京老人选择到滁州养老,离南京近、费用低是重要原因。 

南京老人选择周边城市养老,还要一个因素就是环境好。走进句容逸仙颐养院,只见院里凌霄花、秋菊、月季花迎风绽放,散发着浓浓的秋意。院长赵政红告诉记者,句容逸仙颐养院是公建民营养老项目,去年入选首批长三角异地养老机构名单,入住老人有四分之一来自南京。“住在花园般的房子里,老人住得舒服,孩子探视方便,价格又不贵,何乐而不为?”赵政红相信,随着南京人口老龄化加剧,南京人也会像上海人一样,逐渐外溢到周边城市养老。 

交通便捷促成“双城”生活

因长三角很多城市人缘相亲、地缘相近,不少老人会在长三角区域内选择适宜的养老地度过老年生活。在南京都市圈,毗邻地区公交化运营,宁句、宁滁等城际铁路开通,“跨省通办”业务范围扩大,未来,异地养老的老人们往返两地之“家”将更加便捷。 

上周六,在2021江苏国际养老服务博览会金陵天泉湖展位,天泉湖业主翩翩起舞,引得众人驻足观看。金陵天泉湖位于盱眙县天泉湖省级旅游度假区,采用“社区、居家、机构”相结合的养老模式。目前项目一期已经全部交付,2400多位中外菁英业主入住,其中80%以上业主来自南京。

“在天泉湖,每天都安排得满满当当,很充实。”徐阿姨是第一批入住金陵天泉湖的业主,经常在微信朋友圈分享天泉湖的点滴生活。徐阿姨说,住在天泉湖,美景、美食、美邻,满足了她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隐居得久了,还可以坐开往金陵饭店和葛塘的班车回南京,与儿子团聚,见见老友,享受城市繁华。

春季踏青、端午包粽子、中秋晚会、秋季运动会……透过句容逸仙颐养院微信公众号推送的文章,记者感受到颐养院老人很忙很幸福。院方还不定期组织中小学生、社会团体进行慰问演出,让老人体会到浓浓的亲情。“我们的目标就是给老人一个温馨的家。”赵政红说,今年12月底宁句城际开通后,无论亲戚朋友、孙子孙女到句容探视老人,还是老人回南京小住、走亲访友,半个小时就能达成,来去都很方便。 

都市圈瞄准异地养老蛋糕 

去年10月,上海市养老服务行业协会、上海长三角区域养老服务促进中心联合发布首批长三角异地养老机构名单,20个城市、57家机构的25698张床位跨区域开放。名单中,来自南京都市圈的养老机构有淮安、镇江、句容、金坛、宣城、芜湖等城市。马鞍山、滁州、宣城等城市纷纷瞄准养老产业这块大蛋糕,意在吸引都市圈及长三角区域老人异地养老。 

不可忽视的是,目前异地养老在落地环节仍面临不小挑战。比如居家养老补贴、助餐助浴补贴等能否异地享受,异地医疗资源能否“互联互通”。去年发布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江苏实施方案》中就提出,推进社会保险异地办理,开展养老服务补贴异地结算试点,促进异地养老。近日,上海发布15家长三角区域养老机构长护险费用延伸结算试点机构名单,实现上海市老人长护险待遇的异地结算。业内人士认为,跨区域养老服务补贴、长护险待遇的异地结算制度突破后,将为老年人异地养老提供更有力支撑。 

南报融媒体记者 许见梅

版权声明

1、本文为南京日报、金陵晚报、南报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本网站摘录或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信息版权属于原媒体及作者。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作者:许见梅 责任编辑:吴丽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