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帮两名烈士寻亲 南京这群志愿者已坚持4年

2021-09-30 07:25:48|图文来源:南京日报

帮两名烈士寻亲

南京这群志愿者已坚持4年

9月30日是国家设立的烈士纪念日。 

昨天,记者从民政部门了解到,在高淳区漆桥街道双游村,有两座无名烈士墓,4年来,一支叫青游志愿者服务队的志愿者们通过走访当地老人、网上查阅资料,联系相关组织等方式,一直在努力为两位烈士寻亲。 

青游志愿者服务队负责人孔向阳介绍,经过调查了解,这两位烈士确定是在游子山战斗期间牺牲的。 

游子山战斗发生于1945年8月7日到11日,是东坝战役(被称作“苏南抗日的最后一战”)的一部分。游子山战斗由苏浙军区第1分区独立第1、第3团主攻,军分区特务营协同独立第1团作战。

9日夜,独立第1团趁黑登山准备突袭,但守敌受漆桥战斗惊吓,加强了戒备,不时用机枪扫射,突袭未成。经“诸葛亮会”研究,决定采用“土坦克”强攻,即用湿棉絮铺在桌面顶在头上挡住子弹进行强攻。10日下午,战士们将群众送来的棉絮和12张方桌顶在头上,向山顶冲去,冲至敌堡附近,但后续部队被封锁在山腰,攻上山的部队被迫撤回山下。11日晨,在第2支队猛烈炮火支援下,独立第1团团长吴品山、参谋长毛英奇率部冲至山顶,押着东坝俘虏的伪营长曹正华喊话,开展攻心战。伪连长信子厚带小股敌人从丛林逃脱,其余全部束手就擒。 

家住双游村,今年93岁的孔祥金老人告诉记者,当时为了安葬牺牲的战士,村民考虑到两位战士离家千里、魂归故乡的传统,特意挑选了一块墓地安葬。安葬烈士的墓前木质墓碑写有士兵姓名等,但当时没有记录下这两位烈士的名字。 

青游志愿者服务队志愿者,在对当地老人的走访中,初步确定了两位烈士的基本情况,其中一位是山东人,叫作刘金山,牺牲时年龄在30至40岁之间,个子相对较高;另一位烈士是四川人,年龄在20岁左右,名字叫陈德胜(音)。 

4年来,青游志愿者服务队的志愿者们一直在努力,希望能帮助两位烈士找到后人,但两位烈士的姓名、籍贯等依旧不清晰。“我们希望通过寻找,找到他们真实准确的姓名和籍贯,为烈士正名后,再正式立碑纪念。”孔向阳表示。 

通讯员 马连平 

南报融媒体记者 马道军

版权声明

1、本文为南京日报、金陵晚报、南报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本网站摘录或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信息版权属于原媒体及作者。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作者:马道军 责任编辑:吴丽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