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南京首次创成全国文明城市
“军功章”的背后是市民的群策群力
从20世纪80年代的精神文明创建,到21世纪以来的文明城市创建,南京举全市之力,聚万众之心,矢志不渝围绕“让市民更满意、让城市更文明”的目标,广泛开展各类创建活动。2009年,南京市首次荣获“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日前,一组“创成全国文明城市”的老照片正在“人间正道是沧桑——中国共产党南京历史展览”中展出。记者采访了这项荣誉背后的故事。 “创成全国文明城市”板块一共展出七张老照片,内容包含1982年南京召开“全民文明礼貌月”动员大会现场图,1983年南京部署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现场图,1997年南京市委、市政府命名表彰文明单位、文明标兵现场图,以及全国劳模李瑞在热情地为乘客服务、驻宁部队积极投身南京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等全市各界为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所贡献力量的老照片等等。
“2003年9月,中央文明委正式公布了‘全国文明城市’评选标准,决定于2005年开展首届‘全国文明城市’评选表彰活动。此后,全国各大城市掀起了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的热潮。”市委党史办三级调研员徐卫力向记者介绍,2004年初,南京市召开省市共创全国文明城市动员大会,市委提出创建工作既要重视结果、更要注重过程,以平常之心,出不寻常之力,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扎实开展文明城市创建工作。
在创建文明城市过程中,南京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倾听群众呼声,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老百姓通过文明创建真正得到实惠。通过在全市深入开展“万名干部进万家”活动,先后搜集了群众意见3万多条,在逐一分类整理后,采取了有效的整改措施,以实效取信于民,使得越来越多的市民自觉投入到创建文明城市的活动中。
“环境‘顽疾’整治、渣土车整治、行人闯红灯整治等意见都是通过‘万名干部进万家’活动搜集来的。”徐卫力告诉记者,2008年8月13日,南京主城8区交警大队成立流动宣传整治小组上路,在56个文明示范路口对行人违章行为进行拍摄。这一天就拍下了100多个“不会走路”的行人。
据了解,在文明城市创建过程中,南京还在全市范围内大力实施市民素质提升工程。2005年,启动了包括市民论坛、市民学堂、市民参观、市民实践、市民欣赏、市民议事、市民旁听、市民听证、市民监督、市民楷模在内的“市民参与十大工程”,在全社会形成了鲜明的正面导向效应,既提高了市民的综合素质,也为发展先进生产力、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提供了重要支撑和活力。2005年,南京被评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
2009年1月20日,南京首次荣获“全国文明城市”殊荣。在此之后,全市继续深化文明创建,并以迎接全国文明城市复查为契机,经济实力、现代化水平、城市影响力、城乡居民收入继续跃升,市民文明素质大幅提升,取得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双丰收。截至目前,南京先后四次获得“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站在新起点、面对新目标,南京正以更大决心、更高追求、更实举措,奋力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
南报融媒体记者 余梦娇
版权声明
1、本文为南京日报、金陵晚报、南报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本网站摘录或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信息版权属于原媒体及作者。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