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南京30万党员捐资兴建“忠魂亭”

2021-07-18 09:21:10|图文来源:南京日报

南京30万党员捐资兴建“忠魂亭”

建成初期老照片亮相南京党史展

南报网讯 忠魂亭是雨花台烈士陵园的“句号工程”,由南京市党、团员及群众捐款兴建。在渡江路1号的“人间正道是沧桑——中国共产党南京历史展览”上,忠魂亭建成初期的老照片,在“金陵春潮”篇章第五单元展出。 

图片来源:中国雨花台图片来源:中国雨花台

“经中共南京市委同意,1995年4月,市委组织部发出为建设‘忠魂亭’捐款的倡议,南京广大党员闻讯积极捐款。”市委党史办三级调研员徐卫力告诉记者,当时,一名普通的农村新党员捧着捐交的1000元说:“无数先烈用生命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要永远把他们牢记在心中。”一位弥留之际的老党员,一再叮嘱其子女代交捐款。工农兵学商,各行各业的党员、干部,纷纷主动捐款。市级机关的党员干部更是起表率作用,共捐款13万元。广大团员青年也结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讨论,为“忠魂亭”捐交了一次特殊的团费。仅仅两个月,就收到捐款240余万元。

据史料记载,“忠魂亭”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感人事迹更是层出不穷。技术人员废寝忘食、精心设计;施工人员一丝不苟、精心操作。满怀对英烈无比崇敬的心情,自加压力,高标准严要求,确保了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全市各条战线的广大党员,自觉参加义务劳动,为“忠魂亭”建设出力流汗,以实际行动祭奠英烈忠魂。火热的工地成了革命传统教育的生动课堂。

“当时我组织了公司100多名党员来建设这个工程。”当年负责建造忠魂亭项目的南京三建原负责人说,大伙热血沸腾,斗志昂扬。“开工时已是初夏,大家轮班上阵,24小时不停工。两个星期就把忠魂亭建成了,赶在了第二年‘七一’建党节前全部竣工。”

“1996年7月1日,省、市各界人士参加的‘忠魂亭’落成仪式在雨花台烈士陵园举行。‘忠魂亭’象征着革命先烈的精神永存,也寓意了南京广大党员群众继承先烈遗志,为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的坚定信念。”徐卫力告诉记者,“忠魂亭”总体设计由忠魂亭、忠魂广场、《思源曲》水池、《忠魂颂》浮雕组成。

“忠魂亭”建于雨花台烈士陵园中心纪念区主体建筑群南端海拔43米的坡顶上,西面亭裙刻有南京市30万共产党员捐资兴建的记识。忠魂广场位于忠魂亭和烈士纪念馆之间,占地面积约3000平方米,金刚砂石铺就的地面,厚重坚韧,突出了“忠魂亭”深沉壮观的氛围。《思源曲》水池在忠魂亭北坡和忠魂广场南缘之间,池边东西两侧,各竖一尊少先队员塑像,他们手捧一掬清泉,相偎和平鸽,仰望忠魂亭,象征着“不忘先烈,永志纪念;饮水思源,代代相传”的美好愿景。由江苏省美术馆组织有关艺术家设计创作的《忠魂颂》浮雕,塑于《思源曲》东西两侧,浮雕以“狱中斗争”和“刑场就义”为主题,重现了英烈们威武不屈的斗争精神。 

“相比父辈,现在的孩子在安稳的环境下成长起来,他们很幸福,但他们也应该知道现在的幸福从何而来,应该通过学习历史,了解革命前辈的奋斗有多么不容易。”鼓楼区下关街道居民何建军带着即将上小学四年级的儿子何浩诚一同前来参观学习。何浩诚告诉记者,之前学校组织参观过雨花台烈士陵园里的“忠魂亭”,革命先烈对革命的忠诚以及大无畏精神,让他十分敬佩。他表示,今后一定好好学习,踏实做人,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共产主义接班人。

南报融媒体记者 余梦娇


作者:余梦娇 责任编辑:尹淑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