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民政系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
突出“1236”目标,践行“为民爱民”理念
南报网讯(融媒体记者 马道军)连日来,我市民政系统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86次提到人民,充分体现了强烈的为民情怀。”民政系统在学习讨论中一致表示,“民政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民政工作的“为民”属性是民政事业发展的“根”,民政工作的“爱民”特质是民政工作发展的“魂”。
近年来,我市民政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政工作重要指示精神,聚焦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三项职责”,深入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理念,不断改革创新,不断兜牢民生底线,围绕人民关切的救助、养老、未保等焦点问题,出实招办实事,取得了一系列发展成果。
“一门受理、全科办理”社会救助受理模式,获评民政部社会救助领域创新实践活动优秀案例第一名;在全国第一个通过地方立法明确民政部门牵头市级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持续推进全国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全国医养融合试点工作;创新“三社联动”,获评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市第一名……
站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的新起点,面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使命,做好民政工作责任重大。
市民政局党委书记、局长蒋蕴翔表示,全市民政系统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提出的“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要求,以“务实肯干”的作风,以“攻坚克难”的勇气,以“大胆创新”的魄力,围绕“十四五”规划重点目标任务,持续推动南京民政事业走在全国、全省前列。
“十四五”期间,我市将加快建设民政为民服务一刻钟幸福圈和大城市养老服务、未成年儿童保护、社会救助、慈善发展、社区治理、社会组织等六大体系,加快建成高品质幸福宜居城市、全龄友好的“温度城市”。在重点任务推动工作上,突出“1236”重点目标。“1”:全市建成民政为民服务一刻钟幸福圈。密织覆盖市、区、街镇、社区、居住小区五级民政公共服务网络,市民在“5分钟—10分钟—15分钟”乘公共交通(含地铁或驾车)、骑行、步行三种方式可达,打通设施布局“最后一公里”、链接服务群众“最后一百米”,让人民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便捷、方便的优质公共服务;“2”:聚焦“一老一小”。老年人、未成年儿童;“3”:聚力“三大需求”。发展需求、群众需求、服务需求;“6”:全面建设 “六大体系”。
民政部门表示,今年要扎实推进31项“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项目,重点是高标准高质量完成老人免费学用智能手机5万人次、新增养老机构床位3000张、建成市颐养中心一期工程、新增街镇医养结合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2个、为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3000户的市级为民办实事项目。
版权声明
1、本文为南京日报、金陵晚报、南报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本网站摘录或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信息版权属于原媒体及作者。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