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真理之光照亮奋斗之路
——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系列评论⑤
“我们要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中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从而在新的征程上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牢记初心使命、开创美好未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坚 持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必须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马克思主义作为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果,是被历史和实践证明的真理。100多年前,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时废寝忘食,将粽子蘸了墨汁送进口中都毫无察觉,还一个劲地说粽子真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及这个故事,并发出“真理的味道非常甜”的感慨。这份甘甜,是饱经磨难的中华民族发愤图强、涅槃重生后的苦尽甘来,是坚守初心的百年大党砥砺前行、缔造史诗后的真切感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的命运早已同中国共产党的命运、中国人民的命运、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党的灵魂和旗帜。
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100年来,我们党始终坚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相统一、培元固本和守正创新相统一,从中国实际出发,洞察时代大势,把握历史主动,进行艰辛探索,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今天,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群众,以自己的英雄壮举,进一步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真理性、预见性。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也因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新的时代内涵不断丰富而气象万千、前程似锦。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国家由大向强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遇到的各种矛盾问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科学理论体现了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的笃信坚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新征程上,我们必须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在实践中大胆探索、在理论上不断突破,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照亮新时代的奋斗之路。
“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对南京的广大党员、干部而言,奋进新征程、奋斗新时代,就要汲取真理的力量,坚决扛起对党绝对忠诚、践行“两个维护”的政治担当。我们要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自觉对标对表,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坚决维护者、忠实践行者;要始终牢记总书记谆谆嘱托,胸怀“两个大局”,心系“国之大者”,接续奋斗、一往无前,以昂扬姿态谱写“强富美高”新南京建设的现代化篇章,努力创造无愧于党、无愧于历史、无愧于人民的新业绩。
南京日报评论员
版权声明
1、本文为南京日报、金陵晚报、南报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本网站摘录或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信息版权属于原媒体及作者。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