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红色血脉是中国共产党政治本色的集中体现,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力量源泉。我们要用心用情用力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红色资源,坚持守正创新、注重内涵发展,充分发挥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党性教育基地作用,以雨花台红色文化高质量发展的优异成绩庆祝党的百年华诞。 持续在深挖党史资源上下功夫。雨花台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和爱国志士的集中殉难地,是一座党史资源的富矿。在这里牺牲的烈士数以万计,他们当中有在北伐战争中牺牲的、有在土地革命战争中牺牲的、有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有在解放战争中牺牲的,留下姓名的就有1519位,包括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的重要领导人邓中夏、恽代英、罗登贤等,更多的是无名烈士。雨花英烈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是无数革命先烈的杰出代表,他们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闪耀着伟大民族精神的光芒,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持续在服务党史学习教育上下功夫。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今年是党史学习教育之年,我们坚持“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总要求,创新党史学习教育方式方法,充实更新党史学习教育内容,服务各级党史学习教育。我们用雨花英烈的一个个英勇事迹、一幕幕鲜活场景、一件件烈士遗物,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入脑入心。设计富有特色、符合青少年认知特点的教育活动,大力做好青少年的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使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
持续在活用党史资源上下功夫。要鼓励创作党史的文艺作品特别是影视作品,精心组织党史主题出版物的出版发行,发挥互联网在党史宣传中的重要作用。近年来我们陆续推出了一批以雨花英烈为题材的文艺作品,比如大型交响组歌《信仰的力量》、音乐剧《之爱》、话剧《长明》、广播剧《烈火芳华》、纪录片《那一年,我们正年轻》《回望美丽》、纪实文学《雨花台》等各类文艺作品。同时,利用互联网融媒体矩阵进行广泛传播,以更好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大力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始终保持革命者的大无畏奋斗精神,鼓起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
赵永艳(南京市雨花台烈士陵园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雨花台烈士纪念馆馆长,雨花台红色文化研究院执行院长)